1.簡談審美經驗理論的發展歷程。
答:審美經驗的問題是審美活動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美學研究中一個重要而特殊的層面。
①在古希臘的美學思想中,有關審美經驗的研究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因為古希臘哲學的核心是本體論問題,古希臘美學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質問題。柏拉圖用“迷狂說”來描述和解釋審美活動達到高峰時的經驗狀態,“回憶說”則涉及到了審美經驗的一般規律。
②中世紀美學在根本上乃是神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奧古斯丁認為,審美經驗的真正內涵便是對于上帝的愛。他揭示了審美經驗的超驗性維度。
③隨著西方近代哲學的認識論轉向,西方美學的研究重心也轉向了審美經驗的探討。
④現代西方美學是作為對近代美學的反叛而出現的,但在審美經驗問題上卻表現出明顯的連續性,形成了很多流派,總體上可劃分為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類型。科學主義美學的思想基礎是邏輯經驗主義或邏輯實證主義,其基本傾向是試圖通過實證或科學的方法來解釋審美經驗。而人本主義則極力排斥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試圖把美學建立在人文科學或精神科學方法論的基礎上。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叔本華、柏格森和胡塞爾。自然主義美濃、直觀主義美學、解釋學美學等。
⑤當代西方美學仍然把審美經驗問題作為研究的中心課題之一。
⑥總而言之,從古希臘到現當代,審美經驗問題一直是西方美學家所談論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它構成美學學科的重要內容。
2.什么是審美經驗的基本性質?
答:①審美經驗:指的是人們在與對象的審美關系當中,構成并評價審美對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通過審美的愉悅而把握了存在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因而構成了人生實踐的一種重要形式。
②審美經驗從根本上說乃是人生實踐的一種重要形式。藝術活動本身就是藝術家審美的人生實踐,它是與藝術家探求人生真諦,追求藝術真理的人生實踐相統一的。藝術家的審美經驗具有人生實踐的性質。其次,這種實踐性導致審美經驗具有創造性和生成性。再次,審美經驗不僅是藝術家的人生實踐,隨著藝術作品為人們所接受和欣賞,它必然要和廣大接受者的人生實踐發生緊密的聯系。審美經驗的實踐本質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中國的“比德”和“暢神”說。比德——是指人們在藝術創作中總是習慣于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人格化,使之比附于人類的某種道德情操。暢神——是指自然景觀的審美價值在于可以使欣賞者的情感得到抒發和滿足,使人的精神為之變得舒暢和愉悅。
3.簡述審美經驗的基本特征。
答:審美經驗的主要特征是:直觀性、非功利性和超越性。
直觀性——生動性、具體性和直接性。胡塞爾把直觀區分為個體直觀與本質直觀兩種類型。審美經驗把感性直觀與本質直觀集于一身,從而達到感性與理性的完美統一。
非功利性——是指各種與主體沒有利害關系的現象。首先,從審美對象的角度來看,由于審美經驗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因此只涉及事物的外觀和形式,與事物的實際存在毫無關系,自然也不會與對象發生任何利害關系。第二,從審美主體的角度看,審美經驗的基本功能在于讓人們產生審美的愉悅,從而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這就要求人們排除各種功利因素的干擾。
超越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審美經驗能夠實現從物質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第二,審美經驗難免實現從現實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第三,審美經驗能夠實現從經驗世界向超驗世界的超越。
4.審美經驗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答:審美經驗的諸構成要素主要有: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感知——包括感覺和知覺。感覺是對于對象的個別屬性的把握。知覺是能夠通過感覺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達到對于對象的完整把握。審美感知的特點:情感性、能動選擇性和整體性。
想象——是審美經驗的核心要素。從心理學角度講,想象是一種通過加工和改造記憶中的表象來創造新的思維表象的過程。
情感——是審美經驗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審美情感具有更為顯著的社會性和理性特征。
理解——非概念性和多義性。
相關推薦:各地2010年7月自考報名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