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情緒狀態
依據情緒發生的強度、速度、緊張度、持續性等指標,可將情緒分:
①心境:一種具有感染性的、比較平穩而持久的情緒狀態。當人處于某種心境時,會以同樣的情緒體驗看待周圍事物。(傷感時,見花落淚,對月傷懷)心境體現了“憂者見之則憂,喜者見之則喜”的彌散性特點。人平時的情緒狀態就是心境。
②激情:一種爆發快、強烈而短暫的情緒體驗。在此狀態下,人的外部行為表現比較明顯,生理的喚醒程度也較高,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③應激:意外的緊急情況下所產生的適應性反應。如面臨危險或突發事件時,身心會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引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心率、呼吸變快,肌肉緊張、血壓、血糖升高。應激狀態不能維持過久,消耗人的體力和心理能量。
3.情感的種類:情感是與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高級的主觀體驗。
①道德感:根據一定社會的道德標準,對人的思想、行為做出評價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
②理智感:在認知活動中,人們認識、評價事物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常與智力的愉悅感相聯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
③美感:根據一定的審美標準評價事物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是人對自然和社會生活的一種美的體驗。美感的產生受思想內容及個人審美標準的制約。
情緒情感的表達:
1.表情:是情緒表達的一種方式,也是人們交往的一種手段。表情比言語更能顯示情緒的真實性。人類交往活動中的信息表達中,表情起了重要的作用。(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更多依賴于表情的作用)
2.表情的種類:
①面部表情:由面部肌肉和腺體變化來表現情緒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組合構成的。是人類的基本溝通方式,也是情緒表達的基本方式。有泛文化性。七種表情:快樂、驚訝、生氣、厭惡、害怕、悲傷、輕視。最易辯認的表情是快樂、痛苦。較難認的是恐懼、悲哀。最難辨認的是懷疑、憐憫。
②身段表情:由人的身體姿態、動作變化來表達情緒。不具跨文化性,受不同文化的影響。
③語調表情:通過聲調、節奏變化來表達情緒的,也是一種副語言現象。
相互配合,成為情緒的有效表達方式。
情緒情感的功能:
一、情緒情感的動機作用
1.情緒具有激勵作用:能以一種與生理性動機或社會性動機相同的方式激發和引導行為。
從情緒的動力性特征分:
快樂、熱愛、自信等積極增力的情緒會提高人們的活動能力。
恐懼、痛苦、自卑等消極減力的情緒則會降低人們活動的積極性。
有些同時兼具增力和減力,如悲痛可使人消沉,也可使人化悲痛為力量。
2.情緒被視為動機的指標:情緒也可能與動機引發的行為同時出現,情緒的表達能直接反映個體內在動機的強度與方向。所以,情緒也被視為動機潛力分析的指標,即對動機的認識可通過對情緒的辨別與分析來實現。
動機潛力:在具有挑戰性環境下所表現出的行為變化能力。
當面對應激場面時,個體的情緒會發生生理的、體驗的、行為的三方面變化,變化會告訴我們個體在應激場合動機潛力的方向和強度。
這些情緒指標可反映出人動機潛能的個體差異。
二、情緒情感的調控功能
情緒的調控功能非常重要,情緒的好壞與喚醒水平會影響到人們的認知操作效能。
1.促進功能:良好的情緒情感會提高大腦活動的效率,提高認知操作的速度與質量。
耶爾克斯—道森定律說明情緒與認知操作效率的關系,不同情緒水平與不同難度的操作任務有相關聯系。活動任務越復雜,情緒的最佳喚醒水平也越低。
2.瓦解作用:情緒對認知操作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不良情緒對認知活動功能的瓦解上。如考試壓力越大,考砸可能性越大。中等程度緊張是考試的最佳情緒狀態。悲哀會影響工作或學習狀態。
三、情緒情感的健康功能
人對社會的適應是通過調節情緒來進行的,情緒調控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身心健康。一般人的情緒生活中,常是苦多于樂。積極的情緒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極的情緒會引起人的各種疾病。
四、情緒情感的信號功能
情緒是人們社會交往中的一種心理表現形式。外部表現是表情,表情具有信號傳遞作用,屬于一種非言語性交際。人們可憑借一定的表情來傳遞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表情是比言語產生更早的心理現象。表情比語言更具生動性、表現力、神秘性、敏感性。對言語有補充作用,可通過表情準確而微妙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通過表情辨認對方的態度的內心世界。表情作為情感次序的一種方式,被視為人際關系的紐帶。
相關推薦:各地2010上半年自考畢業證書領取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