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結論
(1)可以立即開始開發工作
(2)需要推遲到某些條件具備后才能進行系統開發
(3)需要對目標進行某些修改后才能進行系統開發
(4)完全不可行,沒有必要進行系統開發,終止工作。
34、系統分析報告的主要內容
(1)原系統的狀況和問題
(2)新系統的目標
(3)新系統的邏輯設計
(4)有關新系統方案的比較
35、結構化設計的要點
(1)模塊化
(2)由頂向下,逐步求精。
(3)上層模塊分解為下層模塊,有三種不同的結構形式,即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
36、模塊獨立性的優點
(1)系統容易開發
(2)系統可*性高
(3)系統容易維護
37、集成完整E-R圖時應當注意幾點
(1)消除不必要的冗余實體、屬性和聯系。
(2)解決各分E-R圖之間的沖突
(3)根據情況修改或重構E-R圖
38、影響系統的安全性的因素
(1)自然災害、偶然事件。
(2)軟件的非法刪改、復制和竊取,使系統的軟件遭泄密和破壞。
(3)數據的非法篡改、盜用或破壞。
(4)硬件故障
39、系統安全性保護措施
(1)物理安全控制
(2)人員及管理控制
(3)存取控制
(4)數據加密
40、系統運行的管理制度
(1)系統操作員操作制度
(2)子系統操作員操作制度
(3)計算機機房管理制度
(4)文檔管理制度
(5)應用軟件維護制度
相關推薦:2010年自考工學類計算機應用技術串講筆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