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數據信息的輸入可以分為批處理和聯機處理兩種類型。
142、信息輸入的原則包括:源點輸入,統一輸入,數據簡潔,用戶界面友好。
143、輸入數據的校驗包括靜態校驗,重復校驗,界限校驗,邏輯校驗,平衡校驗,匹配校驗,存在校驗。
144、報表輸出是最常見、最基本的輸出形式。
145、報表對象包括兩個基本組成部分即數據源和布局。
146、報表布局(格式)文件的擴展名是。FRX.
147、建立布局文件方法有:用向導,用快速報表,用手工操作三種。
148、報表的輸出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屏幕上顯示,又稱為預覽,另一種是在打印機中打印,又稱為硬拷貝。
149、報表輸出命令格式:REPORTFORM<報表布局文件名>[范圍]
150、IPO圖的主體是處理過程描述,描述處理過程的工具,可以是圖形、表格和偽碼。
151、程序設計的任務,就是根據系統設計說明書中關于模塊的詳細描述和處理過程的描述,選擇合適的計算機語言來編制程序的工作。
152、程序設計的質量要求過去強調程序的正確性、高效率和短小精悍,以適應設備資源有限的計算機系統;現在則更加強調程序的正確性、可維護性、可*性和可理解性。
153、程序應該具有較強的容錯能力。
154、“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方法。其基本原則是自頂而下、逐步求精。結構化程序方法提出了順序、選擇和循環三種基本程序結構,任何一個程序都可以用這三種結構裝配起來。
155、判斷選擇結構包括:簡單判斷選擇,多分支結構,循環結構。
156、選項[LOOP]語句可以使程序無條件的跳回DOWHILE語句重新判斷<條件>.
157、選項[EXIT]語句可以使程序無條件的跳出循環體,接著執行ENDDO后面的語句。
158、在循環結構中還可以包含循環機構,這就是循環嵌套,系統允許嵌套384層。
159、總結程序中出現的錯誤,一般可分為語法錯誤、系統錯誤和邏輯錯誤三類。
160、調試器的構成包括:跟蹤窗口,監視窗口,局部窗口,調用堆棧窗口,調試輸出窗口。
161、VFP系統提供了29個基本的類,分為容器類和控件類兩種。
162、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是封裝性和可擴展性。
163、用戶可以通過基類派生出對象及子類,也可以利用子類派生出對象或子類,子類繼承了父類的屬性,事件和方法。
164、建立完整的以數據庫為核心的計算機應用系統,是系統實施階段的最終目的。
165、一個完整的計算機應用系統,應當具有以下模塊:主程序、系統菜單、系統登錄界面、數據庫、數據輸入界面、數據輸出界面、數據維護功能、數據檢索功能、幫助功能和項目文件。
相關推薦:2010年自考工學類計算機應用技術串講筆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