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稅制概述
一、稅收的概述(一)稅收的概念及對其的理解1.定義: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無償地征收實物或貨幣,以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工具。2.對稅收概念的理解
⑴從直觀來看,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重要手段。⑵從物質形態看,稅收繳納的形式是實物或貨幣。⑶從本質上來看,稅收是憑借國家政治權力實現的特殊分配。⑷從形式特征來看,稅收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固定性的特征。⑸從職能來看,稅收具有財政和經濟兩大職能。特點:適用范圍的廣泛性;取得財政收入的及時性;征收數額上的穩定性。經濟職能主要表現在:調節總供求平衡;調節資源配置;調節社會財富分配。⑹從性質來看,我國社會主義稅收的性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二)稅收的本質☆1.稅收本質的涵義:稅收是憑借國家政治權力,實現的特殊分配關系。2.稅收本質的內涵⑴稅收體現分配關系⑵稅收是憑借國家政治權力實現的特殊分配,它是國家通過制定法律來實現的。(三)稅收的三性特征及其關系☆1.三性特征:繳納上的無償性(核心);征收方式上的強制性;征收范圍、比例上的固定性。2.三性特征的關系⑴三性特征是稅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⑵無償性是稅收的本質和體現,是三性的核心,是由財政支出的無償性決定的。⑶強制性是無償性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無償性、固定性的保證。⑷固定性是強制性的必然結果。⑸稅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區別于非稅的重要依據。二、稅法的概念及其分類(一)稅法是國家制定的有關調整稅收分配過程中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是稅收制度的核心。單選,填空(二)稅法的分類1.按稅法的效力分類:稅收法律(人大及常委制定);稅收法規(國務院制定);稅收規章(稅務管理部門制定)。2.按稅法的內容分類:稅收實體法(規定實體權利和義務,稅法的核心);稅收程序法(程序關系為調整對象)。3.按稅法的地位分類:稅收通則法(共同性問題);稅收單行法(某一類問題)4.按稅收管轄權分類:國內稅法(一國范圍內);國際稅法(國家與國家之間稅收權益分配)三、稅收法律關系(一)主體及其權利與義務1.稅收法律關系主體:即稅收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它由存在稅收權利義務關系的雙方,即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組成。2.征稅證體⑴定義:指稅收法律關系中享有征稅權利的一方當事人,即稅務機關。⑵組成部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海關。⑶權利:征稅權;稅法解釋權;估稅權;委托代征權;稅收保全權;強制執行權;行政處罰權;稅收檢查權;稅款追征權。⑷義務:依法辦理稅務登記、開具完稅憑證的義務。為納稅人保守秘密的義務。多征稅款立即返還的義務。在稅收保全中的義務。解決稅務爭議過程中應履行的義務。3.納稅主體⑴含義:是稅收法律關系中負有納稅義務的一方當事人。⑵組成:包括納稅人、納稅擔保人。⑶權利:延期納稅權;申請減免權;多繳稅款申請退還權;委托稅務代理權;要求稅務機關承擔賠償責任權;申請復議和提起訴訟權。⑷義務:依法辦理納稅登記、變更登記或重新登記。依法設置帳簿,合法使用有關憑證。按規定定期向稅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