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網絡覆蓋范圍分為: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 .
32、常見的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有:星型拓撲,環型拓撲, 總線型拓撲,樹型拓撲。
33、在局域網中,計算機的相對地位有對等和客戶機/服務器方式兩種形式。
34、目前絕大多數局域網都采用客戶機/服務器(client/server)網絡模式。
35、因特網主要由通信線路、路由器、主機和信息資源等組成。
36、因特網的網絡互聯通信協議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協議。
37、數據庫系統一般由數據庫、計算機硬軟件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和用戶(最終用戶、應用程序設計員和數據庫管理員) 四個部分構成。
38、數據庫模式主要分為物理結構和邏輯結構兩個方面。
39、模式反映的是數據庫的結構,一旦定義好基本上就不再變動;而實例反映的是數據庫某個時刻的狀態,數據庫的數據是在不斷更新變化的。
40、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中還提供了兩個映像功能:一個是在物理結構與邏輯結構之間的映像(轉換) 功能;另一個是在邏輯結構與用戶結構之間的映像(轉換) 功能。第一種映像使得數據庫物理結構改變時邏輯結構不變,因而相應的程序也不變,這就是數據庫的物理獨立性;第二種映像使得邏輯結構改變時,用戶結構不變,應用程序也不用改變,這就是數據和程序的邏輯獨立性。
41、在數據庫中數據模型是抽象的表示和處理現實世界中數據的工具。
42、數據模型分為兩類,以人的觀點模擬現實世界的模型叫做概念模型(或稱信息模型) ,以計算機系統的觀點模擬現實世界的模型叫做數據模型。
43、實體型之間的聯系包括:一對一(1:1)、一對多(1:n)和多對多(m:n)三類。
44、數據模型分為邏輯數據模型和物理數據模型兩類。
45、邏輯模型通常由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數據完整性約束三部分概念組成。
46、人們一般以數據結構的類型來命名數據模型,如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等。
47、層次模型以每個實體為結點,上層結點叫做父結點,下層結點叫做子結點。
48、關系模型要求關系必須是規范化的,即要求每個關系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關系中每個分量必須是不可再分的基本項。
49、專門的關系運算主要有選擇(篩選)、投影和連接三種。
50、Visual FoxPro6是一個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
51、一個表就是一個關系,它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中,文件的擴展名是DBF.
52、在VFP中一張二維表稱為一個數據表,數據庫也可作為一個文件存放在計算機外存儲器中,其擴展名是DBC.
53、如果為一條語句命令增加注釋,必須在注釋內容前插入注釋引導符:&&
54、系統開發是一項創造性活動,是創新。
55、按照系統論的一般原理,系統具有目的性,整體性,相關性,環境適應性等特征。
56、滿足用戶的要求是開發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57、強調系統的整體性,采用先確定邏輯模型,再設計物理模型的開發思路。
58、分析系統的相關性,根據分解-協調的原則由頂向下發展系統。
59、系統結構化分析和設計的方法,其要點是“自頂向下” 地開發系統,由整體到各組成部分,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體,逐步求精。
60、目前系統開發的主要方法為結構化生命周期法。
相關推薦:2010年自考計算機應用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