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記者的工作對象是單篇的稿件,編輯的工作對象則是報紙這樣一種集合體。由于編輯工作的目標是生產出由各類稿件組合成的綜合產品-報紙,報紙編輯就必然處在精加式和總全成的位置。
在新聞傳播活動過程中,編輯工作又是新聞傳到至讀者的最后一個關卡。新聞編輯無法阻止各種差錯的出現,但必須把一切差錯消滅在報紙出版之前,保證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三對于新聞素材的“再認識”和“再創作”。
由于編輯所見的稿件數量從多,因而有可能看到記者尚未發現到的問題,發現新聞素材中潛在的價值,找到更好的報道角度。報紙編輯對新聞素材的再創作主要從這幾個方面體現:1 對新聞素材的重新選擇和組合。編輯選稿、改稿、標題,就是要使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得到突出處理,更深入、更全面地報道新聞事實。2 對新聞表現形式的再創造。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形式的運用往往又關系到內容傳播的效果。新聞編輯對于新聞表現形式的創造,主要通過變化稿件的寫作方式和安排稿件和版面形式來實現。3 此外,對單個的稿件進行發展或組合,通過一系列稿件的綜合的表現形式,使愛受眾了解事物發展的全貌,也是編輯對于新聞素材的創造性運用。
(2)結合讀報分析報紙編輯工作的變化
(三)報紙編輯的基本修養與能力
(1)*報紙編輯基本修養與能力的主要內容
基本修養
一理論修養
第一是認識理論。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提出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是我們正確認識世界的指南,只有對其精髓深入領會,才有在風云變幻,紛繁復雜的事物運動過程中認清本質、把握規律,區分主次矛盾,使新聞傳播符合事物發展的原貌,避免錯誤的引導和不良的影響。作為編輯在處理稿件,組織報道時,都要注意用發展的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問題,遵循事物運動發展的規律,逐步深化報道、力爭全面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與發展趨勢,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
第二是政策理論。報紙是一種新聞信息載體,而辦報者的政策水平往往對信息傳播的社會效果起決定作用。所以,在報道過程中及時掌握政策變化,加強政策理論修養,對編輯人員至關重要。
第三是專業理論。報紙編輯對自己分管的報道領域中的有關專業理論要非常熟悉,這樣才不至于在報道中出問題。
二知識修養
報紙是一本“大百科全書”沒有深厚的知識功底,是會處處碰壁的。
知識面的拓展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橫向學習,從國內到國際;一是縱向的,從古到念。知識修養的加深,不但要* 平時的學習,還要注意掌握現代化的知識工具。
三職業道德修養
報紙編輯是“為別人做嫁衣”的工作,因而要勤勤肯肯,不計各個得失,甘愿奉獻。報紙編輯是“總把關”的工作,對于社會、讀者擔負著重大的責任,編輯在與人相處、與社會相處時要遵循特定的職業行為規范。1991年,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原則》,是加強新聞工作者自律的一項重要措施。
業務能力
第一信息能力,指報紙編輯主動地積極地接受信息的能力。獲取信息是編輯決定的前提。有些信息很重要如社會信息、行業信息、來自讀者的信息。
第二鑒別能力,指報紙編輯迅速、準確地判斷新聞事實的報道價值的能力。如鑒別信息是否真實、全面、準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的原貌;鑒別新聞是否為讀者所欲知,甚至能預測新聞報道的社會效果;還要鑒別發布新聞的時機是否合適等。
第三創造能力,指報紙編輯突破傳統思維、創新編輯業務的能力。編輯工作的每一項業務,從報紙策劃、報道策劃到編稿、組版,都是創造性的勞動。
第四組織能力,指報紙編輯組織報道和組織新聞人才的能力。報紙編輯是新聞報道的組織者,通過對記者采訪的部署、組織和調度、協調以及對通訊員和社處作者約稿,來完成稿件的準備工作,因而,是否具備良好的組織才能,關系到編輯工作的成敗。
第五寫作能力,指報紙編輯撰寫、修改稿件的文字運用能力。報紙編輯每天處理、修改大量的稿件,還有制作標題、配發言論等任務,這就要求編輯具有較高的寫作水平。
第六現代化技術與工具的運用能力。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可以幫助人們節省人力物力,報紙編輯工作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工作,需要有關人員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不斷豐富與完善自己。
結合評報分析如何做好報紙編輯工作。
相關推薦:2010年自考文學類古代文學史學習筆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