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5天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1月30日落下帷幕。年會期間,全球政商界精英圍繞“新形勢下的共同準則”這一主題對全球經濟形勢和政經格局的變化,以及如何應對政治動蕩和資源緊缺等全球性風險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月5日在德國慕尼黑正式交換了新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的簽署文本。這標志著美俄新的核裁軍條約正式生效。
蘇丹總統巴希爾2月7日下午正式宣布接受蘇丹南部公投最后結果——蘇丹南方與北方的分離。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在2月13日舉行的政治局會議上確定公投后將與北方分離,即將建立的新國家國名為“南蘇丹”。
紐約證券交易所與德國證券交易所2月15日正式宣布合并,組建世界最大的證券交易所集團。紐約證交所表示,經雙方董事會同意,雙方合并開始進入實質性的商業運作階段,新集團的名稱目前尚未確定,但根據雙方初步達成的協議,將在紐約與法蘭克福設立雙總部,這項合并將加強法蘭克福與紐約作為世界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新集團同時在巴黎、倫敦、盧森堡及世界其他地方進行業務活動。而雙方在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里斯本等其他地方的全國性交易所,仍將保留其各在當地市場的名稱,所有交易活動將在當地管理規則與框架下運營,合并后的集團將與所有市場的管理者保持密切合作。
美國東部時間2月24日16時50分(北京時間2月25日5時50分),搭載6名宇航員的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順利升空。這是“發現”號第三十九次,也是最后一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大約4000名觀眾在現場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告別之旅后,“發現”號將進入博物館。“發現”號此行的任務期為11天,將為國際空間站運送一個名為“萊昂納多”的永久性多功能艙、一個固定大型設備的外部平臺,以及空間站上的首個人型機器人——“機器人宇航員2號”。搭乘“發現”號的6名美國宇航員將對空間站進行維護、安裝新設備,并進行兩次太空行走。 “發現”號是美國建造的第三架航天飛機,其名字來源于一艘18世紀的英國探險船,1983年10月在加利福尼亞州帕姆戴爾組裝完畢,并于轉年8月在美國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執行太空飛行使命。轉眼26年多過去了,“發現”號已成為美國現在服役時間最長的航天飛機,為美國的航天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算上未來11天的太空之行,“發現”號“一生”共有363天在太空度過,幾乎等于一整年。“發現”號將一共圍繞地球飛行5800多圈,飛行總里程達2.36億公里,相當于太陽與地球距離的1.5倍,或在地球與月球之間往返310次。“發現”號總共將246人次的宇航員送入太空,其中包括人類第一位女航天飛機駕駛員、年紀最大的宇航員、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非洲裔美國人、首位搭乘美國航天飛機的俄羅斯宇航員、首位進入太空的美國議員等等。
聯合國大會3月1日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決議,中止利比亞人權理事會成員國資格。這是聯合國大會首次中止人權理事會某一成員國的資格。
為期兩天的歐盟春季峰會3月25日落下帷幕。在這次峰會上,歐盟成員國通過一套應對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全面方案。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認為,這是一次“真正的突破”,將有助于加強歐盟尤其是歐元區經濟的治理。為重塑市場信心、幫助歐元區國家最終走出債務危機奠定了基礎。全面方案囊括一整套短期應急措施和長期改革舉措。其主要內容有:通過了“升級版歐元公約”;擴大現有救助機制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規模和用途,建立歐元區永久性救助機制歐洲穩定機制;開展新一輪銀行壓力測試,降低希臘等國接受救助的成本;提出6項關于預算與宏觀經濟監管的立法建議。“升級版歐元公約”是歐元區國家為進一步加強經濟融合而作出的承諾。公約為歐元區國家設定了4個共同政策目標,即鞏固財政、擴大就業、維護金融穩定、增強經濟競爭力。但在提高退休年齡、控制工資增長等爭議大的問題上,允許歐元區國家自主選擇。對于非歐元區國家來說,可自愿參加該公約:丹麥、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6個非歐元區國家均在峰會上表達了加入意愿。
印度統計普查總署3月31日公布的2011年人口普查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印度總人口已達12.102億,較2001年的普查結果增加了1.81億。其中,男性人口為6.237億、女性人口為5.865億。目前,印度總人口數已超過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人口總和。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4月7日在堪培拉與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舉行會談。賈慶林表示,中方高度重視同澳大利亞的全面合作關系,愿與澳方共同努力,繼續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以《中澳聯合聲明》為指導,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保持高層和各級別交往,深化經貿、能源資源、農牧業等傳統領域的合作,積極拓展在節能環保、生物制藥、高速鐵路、寬帶網絡、貨幣金融等新領域的務實合作,利用互辦文化年、中澳非正式高層論壇成立等契機促進民間友好,加強在全球治理、區域合作等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調配合,推動中澳全面合作關系不斷取得更大的發展。
201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首輪會議4月8日晚在泰國首都曼谷閉幕。來自175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就今年氣候變化談判的議程和工作安排達成了共識,同意按照“巴厘路線圖”授權,在去年底墨西哥坎昆大會所達成協議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談判進程。
古巴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4月19日閉幕。菲德爾·卡斯特羅和勞爾·卡斯特羅共同主持了當天的閉幕式。大會選舉出古共新的領導機構,勞爾·卡斯特羅正式當選為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馬查多為第二書記。大會表示,以菲德爾·卡斯特羅的威望和影響,足以永久成為古巴革命領袖,任何具體職位都難符其名。菲德爾·卡斯特羅于當地時間18日在政府網站上撰文重申,將不再擔任古巴共產黨的領導職務。他說,古共領導層正在進行新老交替,他對新一代領導人最主要的囑托是“堅持革命原則”。勞爾·卡斯特羅在閉幕式上表示,要繼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應該糾正錯誤,抵制官僚主義和教條主義,同時將進一步探討領導層年輕化問題。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5月1日日23時35分在白宮發表電視講話宣布,“美國已經完成了消滅‘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的行動,此人是屠殺數以千計無辜男女老少的恐怖分子。”另據巴基斯坦媒體報道,巴情報官員5月2日證實,本·拉登于當地時間2日清晨在伊斯蘭堡附近被擊斃。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等地遭到恐怖襲擊后,美國認定本·拉登是“9·11”事件的頭號嫌疑犯。
5月9日是第六十一個“歐洲日”。今年的主題慶祝活動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61年前,時任法國外長的羅伯特·舒曼公布了“舒曼計劃”。該文件被視為歐盟的“出生證明”,由此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為歐洲聯盟打下了第一塊基石。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歐盟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擁有5億多人口、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
日本外相松本剛明5月16日上午召見俄羅斯駐日大使別雷,對俄副總理謝爾蓋·伊萬諾夫等官員15日訪問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一事提出抗議。松本剛明說,自去年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視察后,俄政要不顧日方的多次交涉仍接連訪問北方四島,這與日本的原則立場是不相容的,傷害了日本國民的感情,令人遺憾。他要求俄方停止訪問北方四島。別雷表示,此次視察是為南千島群島的發展規劃,并重申了南千島群島是俄羅斯領土這一俄方的原則立場。
“奮進”號航天飛機5月16日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順利點火升空,開始為期16天的第二十五次太空之行,這也是“奮進”號的謝幕之旅。返回地面后,“奮進”號將與不久前退役的“發現”號一樣進入博物館。“奮進”號預計于18日抵達國際空間站,此行的主要任務是為國際空間站運送宇宙粒子射線探測器——價值20億美元的“阿爾法磁譜儀2”,用來尋找反物質和暗物質。造價超過20億美元的“奮進”號航天飛機高36.6米,寬23.4米,重71噸,是美國航天局第五架實際執行太空飛行任務的航天飛機,也是最新的一架。“奮進”號建造于1991年,用以替代1986年爆炸的“挑戰者”號,1992年5月7日首飛。在截至去年的24次太空飛行中,“奮進”號總共在太空度過了280天9小時,繞行地球4429圈,總飛行距離達到1.65億公里。“奮進”號進入博物館后,“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也將在今年7月完成最后一次飛行,此后美國將終止運行了30多年的航天飛機項目。美國航天局的航天飛機發射基地今年可能有近2000名員工因此失去工作。美國終止航天飛機項目的主要理由是成本過高,奧巴馬政府希望私營公司能開發出運送宇航員往返空間站的新一代航天器,而美國航天局則可集中資金進行深空探索和新技術研發。
第四次中國、日本、韓國領導人會議5月22日在日本東京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本首相菅直人和韓國總統李明博出席會議。會議由菅直人主持。三國領導人首先為日本地震海嘯災難遇難者默哀,并對災區人民表示深切慰問。會后三國發表了《第四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宣言》,以及加強災害管理合作、核安全合作、可再生能源和能效合作等成果文件。三國領導人共同會見了記者,并在三國工商界午餐會上發表了講話。
八國集團首腦會議5月27日下午在通過《多維爾宣言》后,在法國西北部海濱小城多維爾落下帷幕。為期兩天的峰會期間,與會領導人就核安全、氣候變化及與新興國家合作、互聯網問題、阿拉伯國家社會動蕩等議題進行了4場工作會議。東道主法國總統薩科齊還邀請部分非洲國家代表與八國首腦共同參加了題為“非洲和平與安全”的擴大工作會議。27日上午,會議通過《多維爾宣言》,闡述了八國對峰會主要議題的立場。與會領導人認為,世界經濟復蘇趨勢已得到確認,八國將繼續致力于實現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與會領導人強調,八國將繼續致力于國際和平與安全。八國集團由七國集團演變而來,其成員國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八國集團成員國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14%,國內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量的65%。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