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一、影響治療關系的因素(重點):
(1)接受與關心;
(2)理解與共情;
準確的共情應該包括三個步驟:
1)治療者從來訪者內心的參照體系出發,設身處地的體驗來訪者的內心世界;
2)以言語準確地表達對來訪者內心體驗的理解;
3)引導來訪者對其感受作進一步的思考。
(3)尊重和溫暖
1)尊重是一種“非占有式”的關懷,來訪者被視為有價值的人,因而受到尊重;而治療者的態度是非批判性的,是對來訪者沒有保留的關懷,而不是嘲笑,貶低來訪者。
2)卡可哈夫認為溫暖是表達尊重的重要條件之一,因為把溫暖視為尊重的一部分。錢銘怡認為溫暖是治療者對來訪者的主觀態度的體現,它不是能以語言來表達的,不是一種技能,而是存在于治療者的內心之中,有待于治療者自己去開發,它為來訪者創造出一個有利于內心成長的治療后氣氛。
(4)積極關注
1)積極關注是一種共情的態度,是指治療者以積極的態度看待來訪者,注意強調他們的長處,即選擇地突出來訪者言語和行為中積極的方面幫助來訪者認識和利用其自身的積極因素。
2)伊根認為積極關注有四個成分:對來訪者的承諾,努力理解來訪者,不急于作出重大結論表現出適當的熱情。康梅爾認為承諾、理解和非批判的態度構成了無條件積極關注。
3)有一點是必須要強調的,無條件積極關注的目的不是要把來訪者的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是簡單籠統地撫慰來訪者,而是直接明確地針對來訪者的問題,通過尋找 來訪者的積極因素來幫助他正視自身問題的過程。
(5)真誠可信
1)“真誠”一直被認為是治療關系中的一個基本要素,除非治療者能夠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出足夠的真誠,否則來訪者就不可能達到改變。
2)真誠是指治療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價值和信念,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治療者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治療所采取的取向是不與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相違背的。
3)真誠的原則必須建立在共情的基礎上
(6)智力和能力
P46治療者與來訪者之間的態度關系(重點)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