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1、我國住房制度改革始于1980年初,在改革之前形成的住房制度的特征不包括:貨幣工資分配制
2、1991年6月。國務院及辦公廳紛紛發布通知,積極進行住房改革,這一時期的改革模式是:全面推進多種模式
3、我國把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確立為:停止實物分配,全面轉向住房的貨幣工資分配是在1998年
4、國務院于1994年7月發布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城鎮住房改革的新舉措的文件是《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
5、住房公積金的繳納率要達到:5%左右
6、我國傳統的低租金制使住房的價格長期比成本低
7、1998年,國務院提出深化我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導思想,其內容是:穩步推進住房商品化、社會化。加快住房建設。促使住宅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滿足城鎮居民日益增長的住房需求
8、1998年發布《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規定貸款期限最長可到:20年
9、1980年至1982年,國家在部分城市進行全價出售公有住房的試點,由中央撥款給試點城市,地方政府建房后按:標準價格出售
10、我國的住房制度改革從試點轉向全國推廣是在推行住房貨幣工資分配制度改革階段
11、國務院成立了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指導全國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是在:1986年2月
12、目前,我國正致力于建立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體的多層次的新的住房供應體系
13、我國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模式是:住房貨幣補貼出售
14、中央、國務院正式公布關于住房商品化的政策是在:1980年6月
15、1994年,國務院發布的對出售公有住房價格作了規定的文件是:《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
16、銀行可以向個人發放住房貸款,但貸款人必須提供擔保,依據《擔保法》規定,下列各項不屬于法定的擔保方式的是:留置。屬于的是保證、質押、抵押
17、住房制度改革中的合理調整公房租金的主要內容是改變公房租金過低的狀況,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確定房租,有計劃、有步驟地將租金提高到:成本租金
18、公房租金的成本租金要素包括:管理費、折舊費、維修費
19、以下屬于我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根本的目的是:實現人人有其房,按需分配的住房制度
20、職工購房實行分期付款的首期付款不得低于實際售價的30%
21、1980年至1982年,國家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模式是:全價出售公有住房
22、我國開始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在1994年
23、職工以標準價購買的住房,擁有:部分產權
24、按照專項使用的原則,職工的住房公積金不能用于:投資經營
25、下列公有住房可以出售的是:與政府機關及保密部門大樓相連但可以分割的
26、現階段國家致力于建立以經濟適用房為主體的多層次的新的住房供應體系,新建設經濟適用房原則上:租售相結合
27、1993年后,對出租公房的租金按統一標準進行調整,這個標準中不包括:投資利息(包括):折舊費、房產稅、所在地段的地價
28、到2000年,住房租金原則上應達到占雙職工平均工資的15%
29、公房調整租金后,需要相應給住公房的職工發放住房補貼,將住房補貼納入職工的:崗位津貼
30、住房的規定標準之內的職工家庭,用規定的個人合理負擔部分加上全部住房補貼,仍不足支付房租的,差額可以由,政府民政部門適當給予補助
多選
1、我國于1998年提出了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思想,其內容是:加快住房建設,促使住宅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住房商品化、社會化。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住房新體制。
2、2000年,住房租金原則上應達到占雙職工家庭平均工資的15%,租金水平已達到或超過折舊費,維修費。管理費、貸款利息、房產稅5項因素成本租金水平的,按成本租金計租、市場租金計租
3、在當前情況下,居民購房的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貸款、工資收入、住房公積金、部分單位的住房補貼
4、《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對貸款擔保設定了:保證方式、抵押方式、質押方式
5、我國的住房制度改革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在此之前形成的住房制度的特征是:國家包、福利性、低租金、等級制、供給制
6、下列關于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住房公積金按照個人存儲、單位資助的原則進行歸集。住房公積金個人所有,存入個人公積金賬戶。職工離、退休時,其積累的住房公積金本息金額一次結清,退還職工本人住房公積金只能用于職工購、建、大修住房,嚴禁挪作他用
7、下列情況中,能取得房屋全部產權的是:職工李某以市場價購買的住房、退休工人老陳以成本價見得現居住的公房、退休職工張某以市場價購買的商品房
8、依據我國公有住房出售的有關規定,下列住房不宜出售的是:被沒收、代管的公有住房、已列入城市規劃有待改造的公有住房、與政府機關及保密部門大樓相連無法分割的住房。市、縣房地產管理部門尚未確認產權的住房、經不權產權單位確認不能出售的住房
9、職工以標準價購買的住房,其擁有的權利包括:占有權、使用權、有限的收益權
10、改革開放前我國住房體制的弊端是:城鎮住房長期國家包,住房短缺,不鼓勵買房建房,強化租住公房,住房分配不合理,住房價格背離價值,低于成本,抵制房地產業發展
11、我國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表現在:為城市居民提供住房,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產業、直接決定著社會的消費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影響著社會就業以及金融、建筑、建材、服務等行業的發展
12、我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在不同階段曾先后采用過的模式有:全價出售公有住房,公有住房補貼出售。推行以調整公房低租金為主的綜合配套改革、推行住房工資分配制度
13、居民購買公有住房可享受的優惠待遇是:購買現住房折扣、工齡折扣、一次性付款折扣、對現住戶購房減收征地費
名解
住房公積金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