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1、世界上的資源可分為四大類(選擇):人力資源、自然資源、資本資源和信息資源。
2、什么是人力資源?如何理解人力資源的含義(特點)?(簡答)
人力資源是資源的一種,要理解人力資源的含義,必須從其內涵和特性兩個方面去分析。
從內涵上看,人力資源是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們的總和。它應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
具有7個主要特點:(多選)不可剝奪性(是最根本的特征(單選))、時代性、時效性、生物性、能動性、再生性、增值性。
3、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名詞):
宏觀:是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力資源實施的管理。
微觀:是對人力資源獲取、整合、保持、開發和控制與調整等方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等活動。
4、微觀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簡答、論述要加宏觀微觀的概念):
1)人力資源管理最終是為了支持組織目標的達成,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工作為組織的戰略服務;
2)為了實現對人的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需要通達規劃、招聘、甄選、培訓、考核、報酬等技術方法的運用,達成組織的目標。
3)人力資源管理是通過對人與人、事與事、人與事三者之間相互關系的管理,進而達到間接管理生產過程的目的。
4)人力資源管理在注重人與事的匹配上,并不是被動地使人消極地適應事件的需要。
5)通過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等手段實現人力資源的獲得取、整合、保持、開發、控制與調整;
6)人力資源管理不僅是人力資源管理者的工作。
5、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簡答):
1)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達到有效管理員工的目的。
2)通過人與人、事與事、人與事關系的管理,在實現人員管理的同時,達到組織體系、文化體系協同發展的目的。
3)通過人力資源的管理,提高組織的生產率,實現組織目標。
6、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多選):
1)獲取 這一過程包括工作分析、招聘錄用等環節。(單選)
2)整合
3)保持 這一過程主要體現在薪酬和考核制度里。(單選)
4)開發 這一過程主要包括日常工作指導、技能知識培訓等一系列活動。(單選)
5)控制與調整 這一過程主要體現在績效管理里。(單選)
7、人力資源管理的活動領域(簡答):
1)工作分析與工作設計;2)人力資源規劃;3)招募與甄選;4)培訓與開發;5)績效考核;6)薪酬、獎金和福利。
8、人力資源管理的四種模式(多選)(具體的為單選):
第一種:產業(工業)模式,20世紀50年代之前,這一時期心理測驗的發展、科學管理運動對工作的科學研究和勞動力短缺所導致的社會需求,為科學的人員選拔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方面的保障。
第二種:投資模式,20世紀60-70年代,主要關注勞工關系的協調。
第三種:參與模式,20世紀80-90年代,在對人的管理中更多地采用參與、民主的方式。
第四種;高靈活性模式,20世紀90年代,因此,借助于“外腦”、聘請顧問、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化、靈活的雇傭關系和工作時間、多樣的報酬和福利方案、權變的組織結構和權力分配等日益盛行。
9、人力資源管理從其產生到現在經歷了四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初級階段、人事管理階段、人力資源管理階段和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階段。(單選)
一、初級階段:以勞動關系改善和勞動效率提高為中心(單選)
術語:勞工關系、工業關系、雇傭關系、勞動管理、人力管理、人事管理等。
泰勒,“經濟人”1920年工作分析制度得到美國國家人事協會的正式肯定并開始推廣。
這一階段的管理中心:是如何通過科學的工作方法來提高人的勞動效率,大部分的實踐活動都是圍繞勞工關系展開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