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論述題
1、試述價值鏈分析的主要內容。
答:價值鏈分析是對企業資源進行分析最常用的工具。其分析的重點在于對企業價值活動進行分析。根據邁克爾·波特教授的觀點,企業活動價值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基本活動,二是支持活動。
(1)基本活動也稱為主體活動,是涉及產品的物質創造及其銷售,轉移給買方和售后服務的各種活動。一般可以細分為進貨后勤,制造,發貨后勤,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五種活動。
(2)支持活動也稱輔助活動,是支持基本活動并且內部之間又相互支持的活動。包括企業提供的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以及企業基礎結構。通過價值鏈分析,能夠有效幫助企業決策扦認識競爭優勢形成的基本準則:不同的戰略要求不同的技能和資源支持。成本領先、差異化、集中化等戰略的選擇與實施,必須以價值活動為中心,以特有的資源優勢為基礎。
2、在波特提出的產業競爭分析模型(五力模型)中,潛在進入者面臨哪些進入障礙?
答:若產業進入壁壘較高,潛在進入者的加入就比較困難:
規模經濟:規模經濟迫使潛在進入者不得不面對兩難選擇,即加大投資以較大的生產規模進入該產業,進而可能引發該產業現有企業的強烈抵制;或者以小生產規模進入該產業,結果是產品成本過高造成新進入企業的競爭劣勢。
產品差別化:迫使新加入者加大投資以樹立信譽和克服顧客原有的忠誠。
資本需求;資本密集型的行業要求大量的資金。
轉換成本:轉換成本會使購買者抵制新的供應商。
銷售渠道:較好的銷售渠道已被現有的企業得到。
與規模經濟無關的成本優勢;如專利,資源的獨占權、政府的某些政策限制等。
3、試簡述戰略要素評價矩陣法的分析步驟?
答:(1)由企業戰略決策者識別企業外部環境或內部環境中的關鍵要素。通常列出10-15 個為宜。
(2)根據該戰略要素對企業戰略的影響程度賦予相應的權重。權重的取值范圍從0.0(表示不重要)到1.0(表示很重要)。但各要素的權重值之和必須為1.0.
(3)1,2,3,4 各評價值分別代表相應要素對于企業戰略來說是主要威脅(或主要劣勢),一般威脅(或一般劣勢),一般機會(或一般優勢)和主要機會(或主要優勢)。
(4)將每一戰略要素的權重與相應的評價值相乘,即得出該要素的加權評價值。
(5)將每一要素的加權評價值加總,就可求得企業外部環境中的機會和威脅或內部環境中的優勢與劣勢情況的綜合評價值。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