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意識與注意
一、意識的概念
[識記]
意識
意識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高水平的心理活動,指個人運用感覺、知覺、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己內在的身心狀態和環境中外在的人、事、物變化的覺知。具體說來,意識活動的內容包括:對外部事物的覺知、對內部刺激的覺知、對自身的覺知。
無意識
指的是個體不能覺察到的心理活動和過程。前意識:指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過渡層面
[領會]
意識的四種不同狀態
(1) 可控制的意識狀態:在這個狀態里,人的意識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夠有意識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2) 自動化的意識狀態: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礙同時進行的其他活動。
(3) 白日夢狀態: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識努力的意識狀態,介于主動的意識狀態與睡眠中做夢二者之間。
(4) 睡眠狀態:這時意識并沒有完全停止活動。
以上四種意識狀態是正常情況下所出現的。此外,有時候還可以通過藥物使人產生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如打麻醉針或吃特定的藥物、吸毒后,會產生一種意識的扭曲狀態;催眠實際上是一種受暗示的狀態。
注意與意識狀態的關系
注意與意識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在某一時刻所處狀態,表現為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注意的特點:指向性、集中性。注意的功能:選擇功能、維持功能、調節功能。注意的種類:不隨意注意、隨意注意(人類特有的心理現象)和隨意后注意三種。
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識。一般來說,注意是一種心理活動或“心理動作”,而意識主要是一種心理內容或體驗。
其次,注意又和意識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緊張程度的不同,顯示了個體處在什么樣的意識狀態。
意識的狀態與注意的參與
1.可控制的意識狀態-注意集中在對當前有意義的內容上,得到的認識比較清晰和深刻。
2.自動化的意識狀態-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應的意識的參與成分也相對較少。
3.白日夢狀態-人的意識內容不斷地變化,實際在這些內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極少,心理緊張性也很低,因此,它才不斷變化,不會停留在一個問題上。
4.睡眠狀態-處于一種無意識狀態下,可以講,這個時候,注意已經基本停止了活動,只有受到很強的刺激,才會引起注意,轉入有意識的狀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