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聽覺系統
[領會]
基本的聽覺現象
1. 聲音的屬性 感覺特性:音強、音高、音色
2. 聽覺的適應與疲勞 聽覺適應有選擇性;聽覺疲勞在聲音停止作用后還需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3.聲音的混合與掩蔽
聽覺機制
1.聽覺與耳 人耳是聽覺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內耳三個組成部分。
2.聽覺的理論
音強:在最弱和最強之間,聽覺系統對聲音強度的編碼是按線性方式進行的,聲音的強度越大,相應的神經細胞激起越快
音高:位置學說和頻率匹配學說共同起作用
位置學說(行波學說) 貝克西;解釋大多數聲音的聽覺現象
頻率匹配學說(排發說) 解釋極低頻聲音作用位置學說、頻率匹配學說
四、知覺感覺的整合
[識記]
知覺的概念
人們通過感官得到了內部和外部環境的信息,這些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整合和解釋),產生了對事物的整體認識,這就是知覺過程。具體說來,知覺就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各個部分和屬性的整體的反映;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對感覺信息的整合和解釋。
知覺的產生不僅需要具體的客觀對象,還需要借助于過去經驗知識的幫助。
知覺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知覺的分類:根據在知覺中起主導作用的感覺器官的特征——視知覺、聽直覺、觸知覺、嗅知覺
根據知覺所反應的事物的主觀特性——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社會知覺
知覺的特性
1.知覺的整體性:指人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把由多種屬性構成的事物知覺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的特性。
它是知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首先依賴于刺激物的結構,即刺激物的空間分布與時間分布。
知覺組織原則(格式塔原則):
(1)接近性(2)相似性(3)連續性(4)封閉性(5)良好圖形
2.知覺的選擇性:根據當前需要,對外來刺激物有選擇的作為知覺對象進行組織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覺的選擇性。
特例:雙關圖形
知覺對象的選擇與很多因素有關,一般說來,強度較大、色彩鮮艷、具有活動性的課題容易成為被選擇的對象客體本身組合規律如簡明性、對稱性和規律性也使它們容易被選擇為圖形。實際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分離,與注意的選擇性有關。
3.知覺的理解性:在對現時事物的知覺中,需有以過去經驗、知識為基礎的理解,以便對知覺的對象做出最佳解釋、說明,知覺的這一特性叫理解性。
不同知識經驗的人在知覺一個對象時,他們的理解不同,知覺的結果也不同。
4.知覺的恒常性 包括:(1)大小恒常性(2)形狀恒常性(3)顏色恒常性
[領會]
知覺的機制
(一)深度知覺(距離知覺) 將二維圖像向三維圖像做解釋
1.來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線索
(1)大小 (2)視野中的高度(3)遮擋 (4)線性透視 (5)紋理變化 (6)光照與陰影
2.來自視覺線索本身的深度線索
眼肌的調節與幅合活動,它們是自動的。例如:立體圖像、立體電影
(二)運動知覺 將二維圖像向三維圖像做解釋;例如:逼近現象
(三)時間知覺
四種形式:
(1)對時間的分辨 (2)對時間的確認 (3)對持續時間的估計 (4)對時間的預測
時間知覺的各種線索:
(1)自然界的周期性現象(2)有機體各種節律性的活動 (3)借助計時工具
影響時間知覺的各種因素:
(1)感覺通道的性質:聽覺>觸覺>視覺(2)一定時間內事件發生的數量和性質 (3)個體的興趣和情緒
[簡單應用]
感覺的整合——知覺的形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