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主階級統治集團“自救”活動的興衰
1.洋務運動的興起
[單選、多選](1)封建統治階級中的部分成員如奕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劉坤一等,主張學習西方的武器裝備和科學技術,以“自強”、“求富”為目標,興辦洋務。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
[多選、簡答](2)洋務新政的興辦,一是興辦近代企業(包括軍用工業和民用工業),二是建立新式海軍,三是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
2.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失敗原因
[多選、簡答](1)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①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成為中國近代教育的開端;
③傳播了新知識,打開了人們的眼界;
④引起了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的變化。
[多選、簡答](2)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①具有封建性。
②對西方列強的依賴性。
③管理上的腐朽性。
三、維新運動的進行和夭折
1.戊戌維新運動的興起
[多選、簡答](1)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為主要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形成及其活動(向皇帝上書,著書立說,介紹外國變法經驗,辦學會、辦報紙、設學堂)。
[多選、簡答](2)維新派同守舊派圍繞要不要變法、要不要興民權、要不要廢八股等問題展開了論戰。這場論戰的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同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單選](3)在維新派的推動和策劃下,光緒皇帝頒布變法上諭,變法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領域,史稱“百日維新”。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守舊派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逮捕、殺害維新派人士,史稱“戊戌政變”。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2.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失敗的原因及教訓
[多選、簡答、論述](1)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
①它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
②它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
③它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
④它改革了社會風氣。
[多選、簡答、論述](2)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維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政變。維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脫離人民大眾。這些都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所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企圖通過封建統治者進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根本行不通。
相關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