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開辟中國社會改造道路
[多選、簡答、論述]1.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1)對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①引導農民走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性經濟組織形式:互助組、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
②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則和方法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逐步推廣。
(2)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①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行和平贖買政策,采取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國家資本主義的初級形式和高級形式。和平贖買政策的特點。
②社會主義改造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采取了“四馬分肥”的辦法,“四馬分肥”具體是指國家所得稅、企業公積金、工人福利費、股金紅利。
2.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
[多選、簡答、論述](1)“一五”計劃的內容及成就
①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保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②成就:工業方面,建設了一大批基礎性的重點工程,為國家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堅實基礎。如鞍山、包頭、武漢三大鋼鐵基地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中國在工業建設上接連實現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許多項零的突破,如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沈陽機床廠建成投產等。農業方面,農業產品產量,也有大幅度提高。交通方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通車,從此鐵路貫通中國南北。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車,溝通了西藏和內地的聯系。
[單選](2)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為國家工業化奠定初步物質基礎。
3.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
[多選、簡答](1)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的意義
①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在中國全面確立起來;
②使社會生產力從舊的生產關系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2)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推進工業化、現代化。
相關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