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儒學:為國以禮,為政以德。
韓非:法治和霸道。
老子、莊子:無為而治。
亞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西方政治學的奠基者。
奧古斯丁、托馬斯。阿奎那:神權高于王權,世俗王權必須服從教權。
馬基雅維里:馬克思稱其為新時代第一個政治思想家。
孔德、斯賓塞:實證主義政治思想家,主張用社會政體代替國家。
西方政治學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19世紀末開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主要以國家為研究對象。國家起源、性質、分類、上海自考的結構與類型、憲法條文及其類別等。
第二個階段: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夜。以政治權力為研究對象。
第三個階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逐漸轉變為對公共政策的研究。
行為主義方法是本世紀以來西方政治學的主要研究方法。這種方法的主要特征是運用行為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影響人的政治行為的各種因素,并力圖從中找出人類政治行為的規律性。
《共產黨宣言》是無產階級的第一個政治綱領。
第一, 提出了國家的階級組織的觀點。
第二, 人類的歷史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階級斗爭的核心是政權問題。
第三, 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
第四, 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第五, 系統地闡述了無產階級的政黨學說
上述觀點表明,它真正地實現了政治學的科學性與階級性、革命性與實踐性的統一。
第三節 政治學的研究方法
(1) 歷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較研究法。(4)結構功能研究法。
學習和研究政治學的意義:(1)增強公民意識,提高政治文化水平。(2)借鑒和吸取外國政治的合理因素,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立和發展。(3)提高廣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實現決策的科學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掃描二維碼關注"zikao566"微信,獲取最新自考成績、自考報名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