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相關性和接近性
相關性
所謂相關性原則,就是要求稿件所寫的內容要與讀者的利益相關。相關性決定于兩個因素:一是相關的人數,一是相關的程度。稿件所寫內容關系到的人數越多,關系到的程度越密切,稿件的分量也越重。
稿件是否具有相關性以及相關性大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1.稿件所反映的變動涉及的是全社會各成員的全局利益、長遠利益,還是一部分社會成員的局部利益、暫時利益。
2.稿件所反映的變動涉及的是現實生活中主要矛盾還是次要矛盾。前者較后更為廣大讀者所關注。
3.稿件所反映的變動涉及的是現實生活中有關體制、思想方面的變化,還是某些具體做法的改變。變動的深度不同,讀者的關切程度也不同。
4.比較變動在整體中所占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一般來說,處于核心部分的比處于外圍的部分更為讀者所關注,直主角作用的比起配角作用的更為讀者所關注。
5.稿件所寫事實中的某些要素是否有特殊意義,這也是判斷稿件是否具有相關性的一個因素。
這里所謂特殊意義,是指這些要素與從不同,由于它的存在能使新聞事件對人們具有特殊的影響力。
6.相關性還與距離有關。單就距離而言,新聞事件發生地與讀者所在地的距離,同讀者的利益相關程度成反比。
接近性
新聞中與讀者利益息息相關的內容,自然是讀者樂于接受的、喜歡接近的東西。唯其相關,才樂于接近,因此相關性與接近性存在著內在的聯系,介接近性還有相關性不可代替的內容。接近性可分成地理上的接近性,心理上的接近性兩種。稿件內容如果含有這種接近性,就能有助于滿足讀者心理上的某些需要。
(9)*禁止刊載
黨中央關于馬克思主義的事實求是、一切從實際出了的思想路線,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及黨和政府有關部門依據上述路線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是編輯審查稿件內容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依據。稿件所寫內容如果與上述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精神相違背,則不能選用。根據憲法、刑法、民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下列兩類是禁止刊載的內容。
第一類,屬于危害國家和社會方面的:
反對中國******的領導,煽動****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的;
主張分裂祖國和破壞民族團結的;
煽動鬧事,擾亂社會秩序的;
煽動群眾抗拒、破壞國家法令的實施的;
傳播謠言的;
傳播淫穢的;
傳播犯罪方法、教唆犯罪的;
泄露國家機密的。
第二類,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
誹謗…故意捏造事實,羞辱他人的;
侮辱…故意用下流語言,羞辱他人的;
侵犯隱私權…未經本人同意,公布私人生活方面的秘密,如公布他人的信件、日記。
(10)*不宜刊載
一篇稿件如果在某種外界環境下發表,會產生消極影響,是否選用就值得考慮。例如發表后會使讀者產生不慶有的誤解和疑惑,滋長偏激情緒,擴大不正當的要求,萌發不切實際的愿望,增加社會不安定的因素,進一步激發生活中的矛盾等,都是注意消極影響。
(11)稿件分析的意義
(12)稿件分析的方法
(13)對報紙上刊登的新聞稿件進行具體分析
(二)稿件選擇
(1)*選稿標準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選稿標準的絕對性:即選用稿件的主體不得有違反政策、法令和道德規范等禁載的內容,事實和材料比較充實,具有新聞價值,這個及格線,是任何稿件必須達到的要求。
選稿標準的相對性:對通過及格線的稿件進行優中選優,這里“優”的標準具有很大的彈性。
編輯進行比較的范圍和時間是變動的。某稿今天是最優的,明天來了新稿,它就不一定是最優的。
(2)*選稿過程的動態性
稿件的選擇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是因為:
第一,稿件的第一次選擇,是就單篇稿件是否可用的選擇。報紙是眾多稿件的集合體,是一種全成的作品。有些稿件可以單獨使用,但同其他稿件放在一起卻推動刊載的條件。另外有一些稿件出于報道平衡的原因不宜刊用。
第二,從報紙的生產過程來看,稿件經過第一次選擇之后,到見報尚有一段時間,在這短時間里,外界形勢的急劇變化,可能使某些擬用的稿件成為廢稿。
第三,編輯工作是各個環切的編輯通力合作的工作,對于稿件要集體把關。
總之,從把握全局、把握時機以至集體把關的角度來看,稿件的選擇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掃描二維碼關注"zikao566"微信,獲取最新自考報名、自考成績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