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討論修改階段是指對初稿進一步加工直到形成送審稿的過程
它是公文寫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整個公文寫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強調公文在立意時,要反復推敲與錘煉,布局時要反復構思,起草時精雕細琢,都是修改的體現。在這里,主要是指對公文初稿形成之后的修改。
“善作不如善改”,好的公文往往是改出來。草成的初稿只是一個粗糙的毛坯。公文寫作者,無論經驗如何豐富,才思如何敏捷,撰寫中往往受到諸多主客觀因素的確限制,或材料不全,或業務不精,或意不稱心,或文不達意,難以做到盡善盡美。因此,起草人必須本著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多讀多看,反復琢磨。此外,還應該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對初稿進行討論,多方聽取和征求修改意見,然后再進行修改,使公文不斷地趨于完善。
考點:發揮公文效用,把好公文質量關
公文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機關的工作效率,關系到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執行問題,關系到公文本身發揮效用的問題。做好了公文的起草工作,并不等于作好了業務工作,從國家方針到各方面的具體事務,都要靠公文傳達和交流,所以,只有提高公文的質量,才能做好業務工作。
考點:在思想內容方面
應該政策性強、針對性強、科學性強。
2003年10月份的自學考試中就考到了一個多項選擇題,即公文質量體現在思想內容方面,應該指( )。
政策性強,就是要求政治上正確,思想觀點正確,準確地宣布、傳達、體現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精神。政策性是衡量公文質量的重要條件。所謂針對性強,就是要求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分析情況全面深入,精辟透徹;提出問題,符合實際;解決矛盾,切實可行;指導工作,卓有成效。所謂科學性,就是反映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客觀規律,敢于實事求是,能夠及時地、正確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考點:在文字表達方面
應該結構嚴謹、語言精當、行文規范。
所謂結構嚴謹,是指章法問題、布局謀篇的問題。這就要求主次鮮明、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銜接自然;聯系緊密、完整劃一。所謂語言精當是指運用語言要精確、簡明、貼切、恰當。行文規范是指公文的文種、格式要符合國家的統一規定。為了更好的發揮公文作用,就必須在公文寫作上嚴格把握好質量關,每一個公文撰寫人員都必須認清職責,注重撰寫公文的質量。
考點:機關領導要親自動手撰寫重要公文
這一部分不作為考試重點,領導干部親自動手起草重要公文是領導工作中的原則性問題。1981年5月7日,中共中央在《關于各級領導干部要親自動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書代勞的指示》中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親自動手起草重要文件。
掃描二維碼關注"zikao566"微信,獲取最新自考報名、自考成績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