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債項評級的方法
(1)影響違約損失率的因素
①產品因素
包括清償優先性(Seniority)、抵押品等。
②公司因素
③行業因素
④地區因素
⑤宏觀經濟周期因素
【單選】根據2002年穆迪公司在違約損失率預測模型LossCalc的技術文件中所披露的信息,( )對違約損失率的影響貢獻度最高。
A.清償優先性等產品因素
B.宏觀經濟環境因素
C.行業性因素
D.企業資本結構因素
答案:A
(2)計量違約損失率的方法
①市場價值法。通過市場上類似資產的信用價差(Credit Spread)和違約概率推算違約損失率,其假設前提是市場能及時有效反映債券發行企業的信用風險變化,主要適用于已經在市場上發行并且可交易的大企業、政府、銀行債券。
②回收現金法。根據違約歷史清收情況,預測違約貸款在清收過程中的現金流,并計算出LGD,即LGD=1-回收率=1-(回收金額-回收成本)/違約風險暴露。
【單選】采用回收現金流計算違約損失率時,若回收金額為1.04億元,回收成本為0.84億元,違約風險暴露為1.2億元,則違約損失率為( )。
A.13.33%
B.16.67%
C.30.00%
D.83.33%
答案:D
3. 貸款分類與債項評級
信貸資產風險分類通常是指信貸分析和管理人員或監管當局的檢查人員,綜合能夠獲得的全部信息并運用最佳判斷,根據信貸資產的風險程度對信貸資產質量作出評價。
2001年,我國監管當局出臺了貸款風險分類的指導原則,把貸款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后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
在分類過程中,商業銀行必須至少做到以下六個方面:
①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完善信貸規章、制度和辦法;
②建立有效的信貸組織管理體制;
③實行審貸分離;
④完善信貸檔案管理制度,保證貸款檔案的連續和完整;
⑤改進管理信息系統,保證管理層能夠及時獲得有關貸款狀況的重要信息;
⑥督促借款人提供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
貸款分類與債項評級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二者既區別明顯又相互聯系。
3.2.3 組合信用風險計量
1.違約相關性及其計量
相關性是描述兩個聯合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而不僅僅是指兩個事件概率的簡單乘積。違約相關性的計量包括相關系數和連接函數兩種方法。
(1)相關系數
線性相關是最常見的一種相關,可用統計學中最常見的簡單相關系數來計量。
目前在金融工程領域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它們共同的缺點是只能刻畫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卻無法通過各變量的邊緣分布刻畫出兩個變量的聯合分布。希望通過單比債項的不同損失分布來計算組合的損失分布,可以采用連接函數。
(2)連接函數
連接函數是一個把單變量概率密度函數連接成聯合分布函數的函數。
2.信用風險組合模型
根據原理上的差異,信用風險組合模型可以分為兩類:
l 解析模型。通過一些簡化假設,對信貸資產組合給出一個“準確”的解。解析模型能夠快速得到結果,但缺點是需要建立在對違約風險因素諸多苛刻的假定基礎上。
l 仿真模型。用大量仿真試驗(情景模擬)所產生的經驗分布來近似代替真實分布。仿真模型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但是對信息系統的計算能力要求很高。
(1)CreditMetrics模型
CreditMetrics模型本質上是一個VaR模型,目的是為了計算出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一個信用資產組合在持有期限內可能發生的最大損失。CreditMetrics模型的創新之處正是在于解決了計算非交易性資產組合VaR這一難題。
①信用風險取決于債務人的信用狀況,而債務人的信用狀況則用信用等級表示。
②信用工具(包括貸款、私募債券等)的市場價值取決于借款人的信用等級,即不同信用等級的信用工具有不同的市場價值,因此,信用等級的變化會帶來信用工具價值的相應變化。
③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從資產組合而并不是單一資產的角度來看待信用風險。
④由于CreditMetrics模型將單一的信用工具放入資產組合中衡量其對整個組合風險狀況的作用,而不是孤立地衡量某一信用工具自身的風險,因而,該模型使用了信用工具邊際風險貢獻(Marginal Risk Contribution)這樣的概念來反映單一信用工具對整個組合風險狀況的作用。邊際風險貢獻是指因增加某一信用工具在組合中的持有量而增加的整個組合的風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