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1、輔助能是指人類在農業生產各方面活動中所投入的能量,包括生物能(如勞畜力、種苗、有機肥料等)和工業能(如化肥、農藥、機械、燃料、油、電力)等。
2、食物鏈的基本類型有捕食食物鏈、腐生食物鏈、寄生食物鏈三種。
3、生態金字塔有個體數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種基本類型。
4、農業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主要包括農田、草地和林地生產。
5、次級生產包括:初級生產者以外的異養生物,包括消費者和分解者。
6、氮素來源主要有兩個途徑:生物固氮、化學固氮。
7、氮素的損失主要有三個方面:揮發損失、氮的淋失、在水田中或土壤通氣不良時,硝態氮受反硝化作用而變成游離氮,導致氮素損失。
8、在立體農業中運用的主要原理有:光合作用原理、物質循環轉化原理、生物互補原理、氣候生態學原理、生態位原理等。
9、立體農業的類型可分為平原型(林木或果樹與作物間作、旱糧分帶輪作、蔗田棚式蘑菇立體種植)、山地立體農業、水域立體農業(淡水立體養殖、淺海灘涂立體養殖、低濕地立體農業)。
10、農業資源根據其來源,一般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兩大類。農業自然資源根據其性質,又可分為可更新資源(再生資源)和不可更新資源(非再生資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