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廣播評論
一、廣播傳播的特點(優勢和劣勢)
1、優勢:①更為方便、快捷;②幾乎不受接受者的文化程度的限制;③聲音的直接表現力是文字望塵莫及。
2、弱點或劣勢:①稍縱即逝,過耳不留,只能即時聽知;②不易保存,多次轉述容易“走樣”,甚至截然相反;③聽的人不擁有選擇權,不易把握重點,因而往往處于被動狀態。
二、廣播評論的特點(分析一篇廣播評論)
廣播評論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項:
1、短小精悍。為了適應聽眾專注收聽的耐久力,不僅要求短而有物,而且要求短而易知,力求省意,不能一味省文。
2、淺顯明快。照顧多數聽眾的接受能力,除了語言通俗、口語化,還要:
①運用聽眾熟悉的事實和其他材料證明和說明論點;
②調動各種表現手法為簡單明白說理服務;
③表達簡潔明了,包括敘事有條不紊,說理脈絡清晰,診斷超載了當。
3、平易近人。要求:以平等的態度說理;從聽眾最關心的角度說理;帶著感情說理。考試論壇
4、上口動聽。這是由聲音傳播決定的特點。需要提高語言素養、語言技巧,樹立正確的語言觀念,端正評論的文風,其中包括:
①堅持語言規范化、通俗化、口語化的原則。規范化是根本;
②力求語言的內在美、聲音美、韻律美。內在美是基礎,指文明用語;
③堅持語、文一致的表達原則。
三、錄音評論
1、錄音評論是以音響為表現內容的必要材料或手段的廣播評論形式。
2、運用音響是錄音評論同其他廣播評論形式相區別的主要標志。
3、錄音評論的音響取向。錄音評論中的音響材料是作為論據的一部分存在的,主要起支持和說明論點的作用;而錄音報道中的音響,則是新聞事實的一部分,它同敘述語言融為一體,共同表現或再現新聞事實的全貌。
4、制作錄音評論的關鍵環節。采制錄音評論,要著重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①根據證明和說明論點的需要,精心選擇、剪裁音響,使之成為整個論述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②嚴格劃清論點與論據的界限,防止把采訪對象表達自己看法的錄音講話,與表達評論主體對于事物看法的論點混同起來;
③恰當處理音響與論述語言的關系,既保持論據的完整性,又使它與論點榫卯相應。
四、廣播評論的論述語言
1、廣播評論的論述語言指的是廣播評論中的同音響相對應的語言,是評論主體用來表達內容的所有話語。
2、論述語言的主導作用。在廣播評論中,論述語言有五種表現功能:①表達論點;②敘述論據;③表現論述的邏輯關系;④解釋和說明;⑤補充、完善音響材料。
五、音響的基本類型
音響有多種分類標準。在廣播評論中常用的音響,大致可以按兩個標準來劃分:
1、按音響的來源,可分為伴隨事物發生和因采訪發生的兩種。
2、按音響在評論中的作用,可分為:①直接表現或說明事物的主體音響;②表現事物存在條件的環境音響;③表現事物過去情況的背景音響。
六、音響的表現優勢和局限
1、音響在廣播評論中的表現優勢主要在于:
①增強論述的客觀性,賦予它以事實勝于雄辯的表現效果;
②增強論述的可信性和權威性,賦予它無可懷疑的說服力;
③增強論述的現場感和交流感,賦予它比語言敘述更強的感染力。
2、音響也有它的局限:
①伴隨事物發生的現場音響不以主觀意愿為轉移,傾向性不鮮明,有的甚至以噪音形態出現;
②因采訪發生的音響依賴受訪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時還受方言限制;
③某些暴露性的音響,可能影響收聽效果,甚至產生副作用;
④相當一部分音響本身不能獨立表情達意,需要論述語言補充和完善;
⑤有些現場音響和隱蔽性的音響,還需要克服采錄方面的困難。
所以,音響固然可以為廣播評論增色,但并非任何音響都可以運用于廣播評論,更非有“響”就好。如果忽視它的局限,任意運用,那就可能導致相反的效果。
七、恰當處理論述語言和音響的關系
1、堅持兩個原則:音響少而精的原則;論述語言以說理為主的原則。
2、協調論述語言和音響的關系,取決于是否善于利用論述語言,能動地駕馭音響。
3、做好論述語言的聲音轉化工作,務必緊緊圍繞增強聲音表達效果這一目標。
①文字表達堅持“我手寫我口”。
②口頭表達力求準確表情達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