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異常的生物、心理與社會因素
第一節 心理異常的生物學因素
一、遺傳學基本
1、在病因學探討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遺傳問題。最早進行研究的是高爾登。他認為,人在物質和能力方面的差異,受遺傳和環境兩方面的影響。他所提出的,用同卵和異卵雙生子,研究遺傳和環境因素在決定心理特點中的相對作用的方法,直到現在仍被沿用。
二、大腦機能狀態與腦損傷
1、關于大腦機能狀態與心理異常的關系,巴甫洛夫的學說和研究最有說服力。他的條件反射學說,包括催眠時相理論、孤立病灶的解釋和實驗神經癥的研究。
(1)所謂“催眠時相”是指大腦皮層從覺醒到睡眠,或從睡眠到覺醒過渡的機能狀態,包括四種不同的時相。
1)正常相,即反應是由外部刺激的性質和數量決定的,并存在對應的關系;
2)均等相,即強弱刺激引起相同的反應;
3)反常相,即強刺激引起弱反應,弱刺激引起強反應。
4)超反常相,即陽性刺激引起陰性反應,陰性刺激引起陽性反應。
(2)孤立病灶又稱病理惰性,是指高級神經活動機能出現個別的病變點,但其他的高級神經機能仍很正常。這種病灶可能是過去經受的精神創傷遺留下來而成為產生心理異常的原因。
(3)實驗性神經癥的研究,興奮和抑制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但如果興奮和抑制不能協調,就會造成大腦機能的混亂,從而產生行為的混亂。
三、神經生化基礎
1、心理異常的癥狀與幾種中樞神經遞質有關,主要有乙酰膽堿(Ach)、去甲(武漢自考)腎上腺素(NA)、多巴胺(DA)、5-羥色胺(5-HT)、氨基丁酸(GABA)和腦啡呔等到。
2、如,血液內的5-HT具有保持情緒穩定的作用,如果5-HT減少,個體就容易出同情緒波動。
3、如果NA系統活動增強,就會出現躁狂癥狀,反之就會出現抑郁癥狀。
四、變態心理學的醫學模式
1、醫學模式強調精神障礙的生物學因素,認為心理異常的發生,主要與機體的生理變化有關。
2、克雷佩林最早、最系統地應用醫學模式對心理異常進行分類。他本人也成為公認的現代精神病學的奠基人。
3、醫學模式的缺陷:醫學模式只看到疾病而沒有看到病人,忽視了人是生物、心理、社會的有機整合體,忽視了人的整體性。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觀點是片面的和機械的。
第二節 心理異常的心理學因素
一、心理應激
應激又稱緊張刺激。應激是人或有機體在某種環境作用下,產生的一種適應環境的反應狀態,如果這個刺激或情境需要人作出較大的努力去適應,甚至超出一個人所能負擔的適應能力,這時就會出現緊張狀態。
1、應激源是指可能引起機體應激反應的各種刺激物。根據其來源的性質可分為軀體性的、心理性的、社會性的和文化性的應激源。
2、應激反應
(1)塞里將應激反應稱為一般適應綜合癥,分三個階段。
1)警戒階段
2)抵抗階段
3)衰竭階段
(2)一般認為,應激源以人的認知系統作中介,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三個主要系統,導致人的心身變化。
3、應付模式或風格是指人在應付生活壓力時,慣常使用的方法和策略,F在普遍認為,個體的應付模式是應激與疾病之間的中介物,它會直接影響到應激的后果,甚至影響到疾病的類別。
(1)激怒型應付模式。研究表明,當個體受到他人激怒時,憤怒向外的人比憤怒向內的人的平均血壓要低。
(2)轉換和退行型應付模式。指個體將某種緊張狀態,轉換成對個人成長有益、社會輿論許可的形式。退行型應付模式指,采用否認、回避、倒退等行為,逃離應激情境。
(3)主動認知、主動行為和回避型應付模式。表現為從有利方面看應激情境、回憶和吸取過去的經驗,考慮多種變通的方法。主動行為應付模式表現為向專家求救,不是等待、自我忍受,用吸煙或喝酒來減輕緊張等。
(4)成熟與不成熟的應付付模式。就是以心理發展成熟的反應對待應激情境,包括對內心不喜歡的人也溫和對待,怒氣待發時保持冷靜以分散注意或退卻的方法躲避應激情境等。
二、挫折
1、挫折是指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干擾時,需要或動機不能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消極反應。
挫折的產生必須包括以下幾個條件?
(1)有行動的動機和明確的行動目標;
(2)有滿足動機和達到目標的手段或行動;
(3)有挫折的情境發生,即遇到阻礙,動機和目標不能順利獲得滿足和實現,便構成挫折情境;
(4)個體在實現目標的行為受到阻礙而產生挫折時,必須有所知覺;
(5)有對挫折的知覺與體驗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反應。
2、造成挫折的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
(2)社會環境因素
(3)個人自身的內在因素
3、挫折耐受力是指,個體遇到挫折情境時,能擺脫其困擾而避免心理與行為失常的能力,亦即個體經得起打擊或挫折的能力。
挫折而受力的個體差異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
(1)生活經驗。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都一帆風順,他的挫折耐受力就會很低。如果一個人(武漢自考)一生坎坷,他就有很強的挫折耐受力。
(2)生理狀況。一個發育正常、身體健康的人,總比有軀體疾病或缺陷的人挫折耐受力強。
(3)對挫折情境的判斷。對同樣的挫折情境,有的人可能認為是嚴重挫折,另外一些人卻認為這是無所謂的事情。
三、動機沖突
1、動機沖突也稱心理沖突,是指個體在有目的的行為中,同時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動機時產生的心理矛盾狀態。
2、動機沖突的主要類型分為四種,即雙趨式沖突、雙避式沖突、趨避式沖突和雙重趨避式沖突
第三節 心理異常的社會因素
一、社會文化背景
二、經濟和社會地位
1、經濟地位越低下,心理異常的患病率越高。
2、中國12個地區1982年的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發現,精神分裂癥的患病率同居民的經濟水平呈負相關。
>>>>自考備考歷年真題很重要 點擊下載萬題庫免費做真題,還有專業老師的答案解析哦!
相關鏈接:
2022自考報名方法 ※ 2022年自考報名條件 ※ 各地自考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