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院校“高職升本科”招生統一考試語文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天津市高等院校“高職升本科”招生統一考試是由合格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二、考試能力要求
語文基礎考試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和鑒賞評價五種能力,這五種能力表現為五個層級。
A識記:有關識記能力層次的術語,如記憶、背誦、了解等,指識別和記憶,是語文能力最基本的層級。
B理解:有關理解能力層次的術語,如解釋、掌握、歸納、概括、認知等,指領會并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有關分析綜合層次的術語,如辨識、識別、簡要說明,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對A、B、 C、D、E五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試內容
語文基礎重點考核考生三個方面的內容:(一)語文基礎知識;(二)閱讀與分析;(三)常用文體的寫作。
(一)語文基礎知識
1.語言知識
理解教材文言文中文字、詞匯、句式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意義用法;了解古今通用的一般修辭方法。
(1)識別古今詞義有所不同的詞語;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象;注意掌握現代漢語仍然運用的文言詞語;識別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義。
掌握常用文言虛詞“之、其、者、所、以、于、而、則、焉、乃、是”和“所以”、“是以”等的用法,識別同一個文言虛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含義。
理解文言文中與現代漢語不同的語法現象和句式:如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用作狀語、名詞用作動詞、判斷句式、被動句式、倒裝句式等,并能正確譯成現代漢語。
(2)修辭知識
理解識別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擬、夸張、對偶、排比、用典、反語、反問、設問、借代、層遞、拈聯、雙關、頂真、對比等常見的修辭格,并能聯系作品說明其修辭的作用。
2.作家作品知識
了解與識記中外作家的姓名以及重要作家的字、號,所屬國別、時代,主要的思想傾向和文學主張,主要文學成就(包括文學創作的基本內容和風格、所屬文學流派或團體、在文學史上的貢獻、代表作)等。
理解和識記所選課文的出處、寫作背景、體裁、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
3.文體知識
(1)議論文
掌握議論文的三要素,議論文對論點、論據的要求,論據的種類,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論證方法(歸納法、演繹法、比較法等),掌握駁論的方法(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
(2)記敘文
掌握記敘文的六要素;敘述人稱;敘述方式:順敘、倒敘、插敘、分敘;記敘文中的描寫手法:人物描寫(肖像描寫、行動描寫、對話描寫、心理描寫)、景物描寫、場面描寫及要求;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在敘事中抒情、在寫景中抒情、在議論中抒情)。
(3)說明文
掌握說明文的種類、結構、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4)詩、詞、曲
詩、詞、曲都屬于詩歌的范疇。了解詩歌以豐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對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語言凝練富有形象性和音樂美的特點。
了解詩、詞、曲在體裁形式上的特點,識記所選作品分屬何種體裁。
(5)戲劇文學
了解戲劇的分類和戲劇文學的特點。
(6)小說
了解小說的三要素及三要素的內涵與要求。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