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唯物辨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關系。
(1)"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會陷入片面性而犯"一點論"的錯誤。
2怎樣理解和平與發展的關系?
(1)和平問題,是指在較長時期內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戰的問題,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和制止局部戰爭的問題。(2)發展問題是經濟問題,首先,發展問題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其次也是發達國家的持續發展的問題,所以是帶有全球性的戰略問題。(3)和平與發展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兩大問題,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是一種辨證統一。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只有在和平環境下才能順利實現;和平也離不開發展,只有發展中國家獲得了發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斷地壯大,才有可能爭取比較長期的和平,避免世界大戰。在這兩者中,發展問題是兩大主題的核心問題。
3簡述唯物辨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和根本分歧。
(1)聯系的觀點和孤立的觀點的對立。(2)發展的觀點和靜止的觀點的對立。(3)全面的觀點和片面的觀點的對立。(4)在以上三個方面的對立中,貫穿著一個根本分歧和斗爭焦點,即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5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共產主義的科學內涵?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共產主義這一概念主要有三個含義:(1)是指共產主義理論,即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或思想體系。(2)是指共產主義社會,即由共產主義理論所揭示的最合理、最美好的社會制度或社會形態。(3)是指共產主義實踐,即在共產主義理論指導下,以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為最終目標的社會運動。共產主義的這三個方面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
7如何理解知識分子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1)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而且是工人階級中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較多的、主要從事腦力勞動的一部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2)知識分子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才能加速發展科學技術,發展生產力,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3)知識分子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必須依靠知識分子。(4)知識分子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不僅是政治體制改革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實踐者,而且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研究者、實踐經驗的總結者。
8簡述系統及其主要特征。
(1)系統是指互相聯系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組成的統一整體。(2)系統的主要特征有:①整體性,指系統作為整體具有它的各個要素都不單獨具有的性質和功能,這是系統的最本質的特征;②結構的有序性,指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聯合遵循一定的順序和規則;③內部結構趨向優化的特性,只系統內部各要素的結合趨向于強化和優化系統的整體功能。
9人的價值實現的條件和途徑是什么?
答:(1)無論是個人社會價值的實現還是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而個人價值實現的條件是非常復雜的,總起來講可分為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2)所謂主觀條件是指個人的機體素質和所具備的知識、技能,以及個人的意志、品質等。(3)所謂客觀條件是指個人所處的客觀的社會環境和機遇。社會環境包括社會需要和社會所能提供給人們去實現其自身價值的各種條件和手段。機遇是指個人價值在實現過程中出現的某種偶然性。盡管這種偶然性也是受必然性所制約的,但對于具體的個人來說,卻是一種機遇。(4)個人價值實現的惟一途徑是社會實踐。個人價值在實現以前只是潛在的價值,只是一種可能性。要使潛在的價值變為現實的價值,把可能轉化為現實,就必須通過社會實踐。一個脫離社會實踐的人,是什么價值也實現不了的。
10為什么說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
(1)是由民主革命的性質與任務決定的。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它們互相勾結共同剝削和壓迫中國人民,主要是廣大農民。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把80%的農民從封建剝削制度下解放出來,發展農業生產,主要是依靠和發動農民,才有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農民問題,或者土地問題,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中國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2)農民問題是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內容。 無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領導者。但是,如果沒有廣大的同盟軍,單靠無產階級孤軍奮戰,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就是一句空話,革命就不可能勝利。由于農民占全國人口的大多數,他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因此,無產階級同農民建立牢固的聯盟,就成為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首要條件。沒有工農聯盟,就不會有偉大的革命力量,也不可能團結其他社會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打擊敵人,就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3)中國的武裝斗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武裝斗爭。中國的武裝斗爭必須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道路。我們的軍隊,百分之八十是農民,革命戰爭勝利主要依靠農民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援。中國的武裝斗爭,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戰爭。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