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
①妊娠28周后,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子宮頸內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②臨床表現——妊娠晚期或臨產時,發生無誘因、無痛性反復陰道流血。
③完全性前置胎盤(中央性前置胎盤):子宮頸內口全部為胎盤組織所覆蓋。初次出血早,反復出血次數頻繁,量較多。
④部分性前置胎盤:子宮頸內口部分為胎盤組織所覆蓋。出血情況介于完全性前置胎盤和邊緣性前置胎盤之間。
⑤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邊緣不超越子宮頸內口。初次出血發生較晚,多于妊娠37~40周或臨產后,量較少。
⑥超聲波檢查——首選。
⑦陰道檢查——一般不主張應用。
⑧治療原則:制止出血、糾正貧血和預防感染。
期待療法——妊娠不足36周或估計胎兒體重小于2300g,陰道流血量不多,孕婦全身情況良好、胎兒存活者。
終止妊娠——入院時出血性休克者,或期待療法中發生大出血或出血量雖少,但妊娠已近足月或已臨產者:剖宮產術是主要手段。陰道分娩適用于邊緣性前置胎盤。
⑨需立即終止妊娠者,孕婦去枕側臥位。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①妊娠期間孕婦容易感染病毒性肝炎,也易使原有的肝病加重。
②病毒性肝炎對妊娠的影響
孕早期——加重妊娠反應,晚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率增高,易發生產后出血。
圍生兒患病率及死亡率高。
③輔助檢查
1)肝功能檢查:尿膽紅素陽性對病毒性肝炎有診斷意義。
2)血清病原學檢測及意義
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抗HAV-IgM陽性有診斷意義。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sAg——HBV感染的特異性標志,見于慢性肝炎,病毒攜帶者;
抗HBs——機體曾經感染過HBV,但已具有免疫力;
HBeAg——肝細胞內有HBV活動性復制,具有傳染性;
抗HBe——血清中病毒顆粒減少或消失,傳染性減低;
抗HBc-IgM——HBV在體內復制,肝炎急性期;
抗HBc-IgG——恢復期或慢性感染。
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中檢測出HCV抗體即可確診。
④治療原則:原則上不宜妊娠。增加休息,加強營養,積極保肝治療,預防感染。
重型肝炎——預防及治療肝性腦病的發生,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每日應<0.5g/kg。
妊娠末期,積極治療24小時后,以剖宮產結束妊娠。
⑤急性肝炎應于痊愈后半年,最好2年后在醫師指導下妊娠。
⑥阻斷乙型肝炎的母嬰傳播:孕婦于妊娠28周起每4周肌內注射1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單位,至分娩。
⑦嚴禁肥皂水灌腸。嚴密觀察肝性腦病前驅癥狀。預防產后出血,產前4小時及產后12小時內不宜使用肝素治療。
⑧臨產前1周開始服用維生素K、維生素C。
⑨乳汁中HBV-DNA陽性不宜哺乳。
母血HBsAg、HBeAg及抗-HBc三項陽性及后兩項陽性產婦均不宜哺乳。
⑩新生兒已接受免疫,母親為攜帶者(僅HBsAg陽性),建議母乳喂養。
⑪新生兒出生后6小時內和1個月時各肌注1ml的HBIG,出生后24小時內、生后1個月、6個月分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⑫大三陽: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體(抗HBC)三項陽性。
滴蟲陰道炎
①滴蟲陰道炎——陰道毛滴蟲引起。
②直接傳播:性交。
③間接傳播:游泳池、浴盆、衣物。
④醫源性感染:污染的器械及敷料。
⑤典型癥狀——陰道分泌物增加伴瘙癢。
⑥分泌物典型特點——稀薄泡沫狀。有其他細菌混合感染白帶可呈黃綠色、血性、膿性且有臭味。
⑦瘙癢部位:陰道口和外陰,局部灼熱、疼痛、性交痛,尿道口感染、血尿。吞噬精子造成不孕。
⑧檢查時可見陰道黏膜充血,可見后穹隆有呈黃綠色或膿性液性泡沫狀分泌物。
⑨輔助檢查:
生理鹽水懸滴法:敏感性率達60%~70%。
培養法:適于癥狀典型而懸滴法未見滴蟲者,其準確率可達98%左右。
⑩每次月經干凈后復查1次,連續3個月經周期均是陰性稱治愈。夫妻雙方同治。
局部治療:0.5%醋酸或1%乳酸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陰道灌洗。然后陰道用藥——甲硝唑等。
全身治療:口服甲硝唑。
⑪口服甲硝唑可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頭痛、皮疹、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一旦發現應停藥。
⑫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
⑬哺乳期婦女在用藥期間及用藥后24小時內不宜哺乳。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①傳染方式以內源性為主。
②病因及發病機制
孕婦、糖尿病、大量雌激素治療、長期應用抗生素者、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綜合征者易發此癥。
③臨床表現
癥狀:外陰、陰道奇癢,還可有尿痛、尿頻、性交痛,陰道分泌物典型特點為干酪樣白帶或豆渣樣白帶。
體征:小陰唇內側、陰道黏膜紅腫并附著白色塊狀薄膜,容易剝離,下面為糜爛及潰瘍。外陰可見紅斑、水腫,皮膚有抓痕。
④輔助檢查
懸滴檢查:光鏡下檢查見到白色假絲酵母菌芽孢和菌絲可確診。
pH測定具有重要鑒別意義,pH<4.5,可能為單純假絲酵母菌感染,PH>4.5,并且涂片中有白細胞,可能為混合感染。
⑤治療原則
消除病因——糖尿病,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雌激素、皮質類固醇者應停藥。
陰道用藥:制霉菌素栓劑、克霉唑栓劑、咪康唑栓劑置于陰道內。
陰道灌洗:用2%~4%碳酸氫鈉。
全身用藥——氟康唑。
⑥護理措施
每日清洗外陰、更換內褲。切忌搔抓。內褲應煮沸消毒。
陰道灌洗注意藥液濃度和治療時間,溫度一般40℃。
月經前復查白帶。
葡萄胎
①陰道流血——最常見的癥狀。
②子宮異常增大、變軟:葡萄胎的迅速增長以及子宮腔內出血,子宮體積一般增長較快。
③卵巢黃素化囊腫若發生扭轉,可出現急性腹痛,葡萄胎清除后可自行消退。
④咯血:葡萄胎排出后多能自然消失。
⑤治療原則
清宮——葡萄胎一經確診,應立即給予清除。注意預防出血過多、穿孔及感染。
子宮切除術——年齡>40歲,葡萄胎惡變率較年輕婦女高4~6倍,處理時可直接切除子宮、保留附件。
黃素化囊腫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處理。黃素化囊腫扭轉且卵巢血運發生障礙應手術切除一側卵巢。
⑥預防感染:病人陰道流血期間,保持局部的清潔干燥,監測體溫,及時發現感染征兆。
⑦葡萄胎一經診斷應立即清宮,為防止術中大出血,術前建立靜脈通路,備血,做好搶救措施。
術前——排空膀胱,術中嚴密觀察病人一般情況,測量血壓、脈搏,防止出血性休克發生。
術后——刮出組織送病理檢查。
⑧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
⑨葡萄胎清宮術后禁止性生活1個月。避孕1年,至少半年,避孕方法宜選用陰莖套。
⑩隨診時間:葡萄胎清宮術后必需每周查血或尿的hCG1次,直到陰性,以后每月1次,半年以后每6個月1次,至少隨訪2年。
⑪良性葡萄胎預后半年內復發→侵蝕性葡萄胎;
良性葡萄胎預后一年后復發→絨毛膜癌;
良性葡萄胎半年~一年內→兩種都有可能。
⑫絕對避孕1年,選擇工具避孕(陰莖套或陰道隔)。
功血
①無排卵性功血——青春期與絕經過渡期婦女。
排卵性功血多發生于生育年齡婦女。常見有兩種類型:黃體功能不足與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
②無排卵性功血:最常見癥狀——不規則子宮出血,其特點是: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出血量時多時少。
根據異常子宮出血特點分為
月經過多:周期規則,經期大于7日或經量多于80ml;
經量過多:周期規則,經期正常,但經量過多;
子宮不規則過多出血:周期不規則,經期延長,經量過多;
子宮不規則出血:周期不規則,經期可延長而經量不太多。
③有排卵性功血
④基礎體溫測定——簡單易行的方法。排卵后體溫上升0.3~0.5℃。有排卵者的基礎體溫曲線呈雙相型,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始終處于較低水平,呈單相型。如黃體期短,提示黃體功能不足。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者基礎體溫呈雙相型,但下降緩慢。
⑤診斷性刮宮(診刮)——通過診刮達到止血及明確子宮內膜病理診斷的目的。
⑥治療原則
無排卵性功血——止血、調整周期、促排卵。
絕經過渡期——止血、調整周期、減少經量、防止子宮內膜病變。
排卵性功血——恢復其黃體功能。
急性大出血、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刮宮術止血。
⑦護理措施
1)一般護理
食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含鐵量高的食物。
禁止盆浴,性生活。
2)大出血病人:絕對臥床休息,平臥位或仰臥位。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初級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
2022年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 | 2022初級護師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