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學人體五官:目,舌,鼻,口,耳
2.五臟:心,肝,脾,肺,腎.
3.五味:酸,苦,甘,辛,咸
4.五色:青,赤,黃,白,黑
5.四診:望,聞,問,切.
6.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7.陰陽學說內容: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長,相互轉變
8.藥性理論主要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沉浮,毒性
9.五臟六腑關系:表里關系
10.中醫情志是指:怒,喜,思,悲,恐.
11.八綱:表里,寒熱,虛實,陰陽
12.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
13.五行:金,木,水,火,土
14.中醫學的基本特點主要包括:整體觀念,辨證論治
15.奠定中醫學理論基礎:黃帝內經
16.中醫煎藥常用:砂鍋,忌用鐵鍋
17.藥時用火:先武后文
18.論治的主要依據:辯證的結果
19.中醫的氣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20.中醫拔罐方法:閃火法
21.拔火罐適應癥:外感風寒,風寒濕痹
22.廣義上的“精”泛指:切精微物質
23.吐法:引起病邪或有害物質,使從口涌吐的方法
24.衛氣:具有防御作用而運行于脈外之氣
25.表證與里證最主要的鑒別點:寒熱是否并見
26.一般較稠濁的成為“痰”,清稀的成為“飲”
27.服用人參或其他滋補藥物,禁用:蘿卜
28.中醫理論中“氣”主要功能:溫煦,防御
29.中藥的四氣:寒,熱,溫,涼
30.中藥的“宗氣”是指:清氣,精氣
31.人體以什么為中心:五臟
32.“后天之本”指:脾,脾運化水谷
33.“先天之本”指:腎
34.心開竅于舌,肝開竅于且,脾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腎開竅于耳
35.心在志為喜,肺在志為悲,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悲)、腎在志為恐。
36.脾主運化,肺主肅降,腎主藏精,心主血脈,臟主藏血
37.酸:收斂,固澀
38.主宰生長發育功能的臟腑:腎
39.通行元氣的臟腑:三焦
40.六淫致病中,性屬“黏滯”的病邪為:濕邪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初級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
歷年初級護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24初級護師考點資料下載
2024年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 | 初級護師考試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