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E【解析】按腫瘤細胞所顯示的分化類型及所產生的細胞間質分類,骨腫瘤可分為良性、惡性及少數的臨界瘤。本題中骨軟骨瘤屬予良性腫瘤,骨巨細胞瘤屬于臨界腫瘤,骨髓瘤、骨肉瘤和尤文肉瘤屬于惡性腫瘤。
52.A【解析】破傷風桿菌產生的大量痙攣毒索和溶血毒索是導致破傷風病理生理改變的原因。其中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和心肌損害。
53.B【解析】嬰幼兒呼吸道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較差。如咳嗽反射及纖毛運動功能差,難以有效清除吸人的塵埃和異物顆粒。肺泡吞噬細胞功能不足,嬰幼兒輔助性T細胞功能暫時性低下,使分泌型IgA(SIgA)、含量低微。此外,乳鐵蛋白、溶菌酶、干擾素及補體等的數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54.A【解析】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理表現為炎癥及炎癥后病變,以血管炎和斑管病變為突出。
55.B【解析】嬰兒營養不良的原因:(1)攝入不足:喂養不當是導致營養:不良的重要原因,如母乳不足 而未及時添加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奶粉配制。過稀;突然停奶而未及時添加輔食;長期以淀粉類食品(粥、米粉、奶糕)喂養等。(2)消化吸收不良。 (3)需要量增加。
56.A【解析】營養不良患兒常伴有多種維生素缺乏癥,以維生素A缺乏最多見。其臨床表現除了皮膚黏膜改變(如毛囊角化、角膜軟化等)和影響視網膜上視紫紅質更新引起夜盲外,還能在此之前 出現免疫功能損傷.導致易感性上升,這種“亞臨床狀態維生素A缺乏”現象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
57.A【解析】小兒出生后第一年(嬰兒期)身高增長約25cm,第二年增長約12cm,以后平均每年增長約5~7cm,進入青春期后增長速度加快,每年增長約8~9cm。
58.A【解析】AB0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兒溶血的機制是母親血液中含有抗A、抗8抗體,與新生兒紅細胞所含A、B抗原發生反應,O型血母親的血液中含抗A、抗8抗體。
59.A【解析】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穗寢膚中所含的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合成,因此日照不足是人體缺乏維生素D的主要原因。
60.C【解析】正常嬰幼兒尿液淡黃透明,但在寒冷季節放置后可出現乳白色沉淀,此為鹽類結晶而使尿液變混。新生兒尿液放置后有紅褐色沉淀,為尿酸鹽結晶。
61.B【解析】病原體感染人體后,引起機體發生特異 性免疫應答,但不引起或僅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臨床上無任何癥狀、體征,只有通過免疫學檢查發現特異性抗原或抗體,此為隱性感染。
62.C【解析】心尖區可聞及全收縮期粗糙吹風樣雜音是二尖瓣關閉不全最重要的體征。
63.C【解析】患兒體溫僅38.0℃,排除高熱驚厥,患兒在脫水補液中突發抽搐,應首先考慮出現低鈣血癥。
64.A【解析】第二產程初產婦超過2小時,經產婦超過l小時尚未分娩,為第二產程延長。
65.B【解析】全身癥狀明顯(陣發性刺激性干咳、高熱),肺部體征較少(呼吸音增粗),胸部X線表現是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特征,加上血清冷凝集試驗 是支原體感染的特異性檢查。
66.E【鋸析】法洛四聯癥的四種畸形是肺動脈狹窄、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和右心室肥厚。
67.E【解析】2歲以后小兒收縮壓可用年齡×2+80mmHg計算,10歲小兒的正常血壓應為 100mmHg。
68.E【解析】大量蛋白尿是腎病綜合征的病理生理特點,水腫、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均是蛋白尿的結果。
69.A【解析】生長緩慢,與吸煙關系密切的肺癌類型是鱗癌。
70.D【解析】腺癌多為周圍型,且需與結核球相鑒別。
71.C【解析】由手股管幾乎是垂直的,疝塊在卵圓窩處向前轉折時形成一銳角,且股環本身較小,周圍又多堅韌的韌帶,因此股疝最易嵌頓。
72.A【解析】腹股溝疝可分為斜疝和直疝,斜疝是最多見的腹外疝,發病率占全部腹外疝的7s0~90%,或占腹股溝疝的85%~95%。腹股溝直疝多發生于老年人。疝囊通過臍環突出的疝稱臍疝,多見于小兒,發病原因是臍環閉鎖不全或臍部瘢痕組織不夠堅韌,在腹內壓增加的情況下發生。切口疝是發生于腹壁手術切口上的疝,臨床上比較常見,占腹外疝的第三位。
73.E【解析】肺膿腫病人表現為咳嗽、咳膿臭痰。
74.D【解析】肺癌病人咳嗽表現為陣發性干咳,可有咯血。
75.B【解析】宮頸癌的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患者的年齡分布呈雙峰狀,多見于30~35歲和50~55歲。
76.D【解析】卵巢腫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由于缺乏早期診斷手段,且預后較差,因此死亡率高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
77.C【解析】創傷按皮膚是否完整分為閉合傷和開放傷,閉合傷包括挫傷、擠壓傷、扭傷、震蕩傷、關節脫位、閉合性骨折和內臟傷;開放傷包括擦傷、裂傷、切割傷、砍傷、刺傷。其中擠壓傷是閉合傷中比較嚴重的創傷,最容易引起急性腎衰竭。
78.D【解析】裂傷是開放傷中比較嚴重的,易發生壞死和感染。
79.D【解析】小兒呼吸頻率快,年齡越小,頻率越快。2~3歲25~30次/分;4~7歲20~25次/分;8~14歲18~20次/分。
80.A【解析】新生兒呼吸頻率為40~45次/分。
81.B【解析】同質移植是供者與受者并非同一個體,但遺傳基因型完全相同,移植后無排斥反應發生。如單卵雙生子之間的移植。
82.A【解析】獻出器官的供者和接受器官的受者是同一個人,則這種移植稱自體移植。
83.B【解析]DukesA期是癌局限于腸壁內;DukesB期是癌腫穿透腸壁但無淋巴結轉移。
84.D【解析]DukesC期是有局部淋巴結轉移,其中僅限于腫瘤及腸旁淋巴結者為C1期,轉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結者為C2期;DukesD期是有遠處轉移或腹腔轉移,或侵及鄰近臟器無法切除者。
85.B【解析】患者體溫高(39.5℃),面色潮紅、呼吸急促、痛苦呻吟,是典型急性病容的特點。
86.C【解析】患者最可能的是肺炎球菌肺炎,有肺實變體征,觸覺語顫應增強。
87.E【解析】骨肉瘤最易發生肺轉移;颊咝仄咀蠓紊先~一毛刺狀陰影,局部肺不張,提示癌細胞已經轉移至肺部。
88.B【解析】該患者應用環磷酰胺和長春新堿進行化療,出現了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
89.B【解析】泌尿系統感染的病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主要是細菌,極少數為病毒、真菌、衣原體、支原體及滴蟲等。常見的致病菌有大腸埃希菌、葡萄球菌、肺炎桿菌等。
90.D【解析】多飲水,增加尿量,促進細菌和炎性分泌物從尿中排出。 91.D【解析】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分為:梗阻因素;酒精因素,暴飲暴食;血管因素。外傷和醫源性因素;感染因素;代謝性疾病(高鈣血癥、高脂血癥等)。根據患者的聚餐飲酒史可以判斷該患者的主要病因為暴飲暴食。
92.C【解析】生長抑素可抑制胰液和胰酶分泌,降低酶活性,對胰腺細胞有保護作用,可用于預防和治療急性胰腺炎及其并發癥。
93.A【解析】第一產程是指從間歇期5~6分鐘的規律宮縮開始,到子宮頸口開全。初產婦需11~12小時;經產婦需6~8小時。第一產程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潛伏期指臨產后規律宮縮開始,至宮口擴張3cm,約需8小時;钴S期指宮頸口擴張3cm至宮口開全,約需4小時,最長8小時。該產婦潛伏期6小時,活躍期5小時,第一產程11小時,產程正常。
94.E【解析】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稱為第二產程。初產婦需l~2小時,經產婦一般數分鐘即可完成。該產婦宮口開全2小時,胎兒仍未娩出,為第二產程延長。
95.C【解析】胎兒枕骨在孕婦骨盆的左側,可判斷為枕左橫。
96.B【解析】胎兒在宮內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者,稱為胎兒窘迫。診斷依據有:(1)胎心率變化;(2)羊水胎糞污染;(3)胎動;(4)酸中毒。其中胎心率是了解胎兒是否正常的一個重要標志,正常胎心率為l20~160次/分。根據“聽診胎心164次/分”,初步診斷為胎兒窘迫早期,故給予吸氧,通過提高母體血氧含量以改善胎兒血氧供應,同時囑產婦左側臥位,觀察l0分鐘,若胎心率變為正常,可繼續觀察。
97.D【解析】該患者腹股溝區疝塊可進入陰囊,為斜疝。斜疝的疝環為腹股溝管內環(深環),其位置。位于腹股溝韌帶中點上1.5~2.0cm。
98.B【解析】腹外疝的疝內容物最多見的是小腸和大網膜,該患者回納疝塊時,可聞及腸鳴音,疝內容物最可能的是小腸。
99.C【解析】嵌頓性斜疝多發生在強體力勞動或排便等腹內壓驟增時,表現為腫塊忽然增大,伴有明顯疼痛。平臥或用手推送不能使腫塊回納。腫塊緊張發硬,明顯觸痛。
100.D【解析】此時為嵌頓性疝,且有局部壓痛和疼痛,需緊急手術治療,以防疝內容物壞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