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4年護士資格考試考點回顧匯總
1.B.玻璃祥變
【解析】肌瘤變性是指肌瘤失去原有的典型結構。玻璃樣變也稱透明變性,最為常見。
2.B.慎獨精神
【解析】慎獨是指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仍然堅持道德信念,自覺遵守道德原則,按道德規范行事。護士覺得很困乏,認為護士長沒在,別人也沒有看到,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違反了慎獨精神。
3.B.皮內注射
【解析】卡介苗的注射夜式為皮內注射。
4.B.齒狀線
【解析】內痔位于齒狀線以上,表面覆蓋直腸黏膜。好發于直腸下端的左側、右前或右后方(截石位3、7、11點)。外痔位于齒狀線下方,表面覆蓋肛管皮膚。所以內外痔的分界線是齒狀線。
5.B.手術室
【解析】一般病室適宜的溫度為18~22℃;嬰兒室、手術室、產房等,室溫調高至22~24℃為宜。
6.D.過敏性休克
【解析】青霉素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其中最嚴重的是過敏性休克。
7.C.細菌性食物中毒
【解析】細菌性食物中毒起病急,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等癥狀,嘔吐物為食用的食物,嚴重者可嘔出膽汁、胃液,甚至可含有血液。
8.A.偏低
【解析】測量血壓時,大多數成年人的臂圍25~35cm,可使用氣囊長22~26cm、寬12cm的標準規格袖帶。肥胖者或臂圍大者應使用大規格氣囊袖帶;兒童應使用小規格氣囊袖帶,袖帶太寬,因大段血管受阻,測得的數值則偏低。
9.E.進行適當的小結
【解析】該患者聽力嚴重下降,因此應使用非語言溝通。在護患溝通過程中,護士主要使用的非語言溝通形式包括表情和觸摸。“進行適當的小結”屬于語言溝通,因此不妥。
10.E.83滴/分
【解析】在輸液過程中,溶液每毫升的滴數(滴/ml)稱為該輸液器的點滴系數。每分鐘滴數=[液體的總量(ml)×點滴系數(滴/ml)]/輸液所用時間(min)。故此時護士調節的輸液速度為1000ml×20滴/ml/4×60分=83滴/分。
11.C.坐骨結節處
【解析】壓力性損傷多發生于經常受壓和無肌肉包裏或肌肉層較薄、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的骨隆突處。病人臥位不同,好發部位也有所變化。其中在坐位時,壓力性損傷的好發部位是坐骨結節等處。
12.A.肌肉軟弱萎縮
【解析】壓力性損傷發生的原因包括:局部組織持續受壓、使用石膏繃帶、夾板及牽引襯墊不當、全身營養不良或水腫、皮膚經常受理化因素的刺激等,排除法選A。
13.E.生物性損傷
【解析】生物性損傷包括微生物和昆蟲對人體的傷害。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后會誘發各種疾病,直接威脅患者的安全。
14.C.角色期望沖突
【解析】角色期望沖突指患者家屬因親人的病情而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并產生緊張、焦慮、煩惱、恐慌等一系列心理反應,因而對醫護人員期望值過高。然而,護理工作的繁重、護理人員的緊缺等臨床護理現狀難以完全滿足患者家屬的需要。
15.B.住院病歷首頁
【解析】患者出院(轉院、死亡)后病歷排列順序:(1)住院病歷首頁;(2)出院或死亡記錄;(3)入院記錄;(4)病史及體格檢查;(5)病程記錄;(6)各種檢驗及檢查報告單;(7)護理記錄單;(8)醫囑單;(9)長期醫囑執行單;(10)體溫單。
16.C.會診記錄
【解析】病人有權復印或者復制其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
17.C.25%~40%
【解析】輕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中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重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40%以上。
18.A.皮內注射
【解析】卡介苗的接種途徑為皮內注射。
19.E.責任制護理
【解析】責任制護理是由責任護士和相應輔助護士對病人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整體護理,要求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由責任護士和其輔助護士負責。每個護理人員負責一定數量的病人,以病人為中心。
20.D.低膽固醇飲食
【解析】冠心病患者的飲食護理:宜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少糖、少鹽、適量蛋白質、纖維素和豐富的維生素飲食,宜少食多餐,不宜過飽,不飲濃茶、咖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1.B.戊二醛10小時
【解析】用戊二醒滅菌常用浸泡法。浸泡不耐熱的醫療器械、精密儀器,如內鏡等。依內鏡種類的不同,浸泡消毒時間各異,時間范圍10~45分鐘,滅菌時間>10小時。
22.B.按壓和放松時間比為1:2
【解析】建立人工循環時通常采用胸外心臟按壓法,按壓頻率為100~120次/min,成人按壓深度至少5~6cm,按壓與放松比為1:1。
23.D.2000ml
【解析】凡在妊娠任何時期內羊水量超過2000ml者,稱為羊水過多,
24.D.苯巴比妥
【解析】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控制驚厥首選苯巴比妥。
25.A.降低神經未梢敏感性
【解析】冷療可抑制細胞活動,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而減輕疼痛。
26.A.從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受傷部位
【解析】發生針刺傷時,受傷護士要保持鎮靜,立即停止操作,脫手套,用手從傷口的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擠出傷口的血液;禁止進行傷口局部擠壓或按壓,以免產生虹吸現象,將污染血液吸入血管,增加感染機會。
27.D.針頭脫出血管外
【解析】護士靜脈注射時若針頭未刺入血管內,可見穿刺無回血,穿刺部位局部隆起,患者主訴疼痛。
28.C.血培養瓶、抗凝試管、干燥試管
【解析】在同時抽取不同種類的血標本時,應先將血液注入血培養瓶,再注入抗凝試管,最后注入干燥試管。
29.A.拔出針頭并更換針頭,另選血管重行穿刺
【解析】輸液時溶液不滴,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可能是針頭滑出靜脈外,液體注入皮下組織,應拔針并更換針頭,另選靜脈重新穿刺。
30.D.腎毒性
【解析】喹諾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光敏反應、心臟毒性、軟骨損害。
31.D.終末質量評價指標
【解析】終末質量是指病人所得到的護理效果的質量。如皮膚壓力性損傷發生率、差錯發生率、一級護理合格率及住院滿意度、出院滿意度等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調查結果等。
32.B.95%乙醇
【解析】護士采集痰標本查癌細胞,應立即送檢,或用10%甲醛溶液或95%乙醇溶液固定后送檢。
33.E.絲脈
【解析】絲脈又稱細脈。當心排血量減少,動脈充盈度降低,脈搏細弱無力時,捫之如細絲,稱絲脈。常見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34.E.濕冷敷
【解析】冷濕敷法多用于消炎、消腫、止痛、止血。該患者扭傷后出現疼痛、腫脹,可采用冷濕敷法緩解癥狀。
35.A.恥骨前彎消失
【解析】為男性患者導尿時,左手持無菌紗布包住并提起陰莖,使之與腹壁成60°,使恥骨前彎消失,以利插管。
36.D.減輕局部出血
【解析】冷療可使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血流速度減慢,從而減輕局部組織的充血、出血。常用于局部軟組織損傷早期的病人,該患者踝關節扭傷,局部軟組織損傷,用冰袋冷療,因此目的主要是減輕局部出血。
37.A.平衡鹽注射液
【解析】等滲性缺水是指水和鈉成比例喪失,為最常見的缺水類型。腸梗阻常可導致等滲性缺水。等滲性缺水一般可用等滲鹽水或平衡鹽溶液補充血容量。
38.C.丙硫氧嘧啶
【解析】甲狀腺危象患者,應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及T4轉變為T3,首選丙硫氧嘧啶治療。
39.A.缺氧發作
【解析】法洛四聯癥患兒缺氧發作時表現為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發紺加重,重者發生暈厥、抽搐、意識喪失,甚至死亡。
40.A.漏斗型骨盆
【解析】漏斗型骨盆骨盆入口平面徑線正常,特點是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狹窄,該患者骶恥外徑19.5cm,髂棘間徑25cm,髂嵴間徑28cm,表明骨盆入口不狹窄;坐骨棘間徑9cm,坐骨結節間徑7.0cm,表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狹窄,應為漏斗型骨盆。
41.E.阿爾茨海默病
【解析】記憶障礙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早期的突出癥狀或核心癥狀。其特點是近事遺忘先出現,記不住新近發生的事,對原有工作不能勝任。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出現出門迷路,不知方向而走失的情況。
42.B.氣陷證
【解析】氣陷是指氣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過的病機,可見于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
43.C.89
【解析】2-6歲小兒正常身高計算公式為年齡(歲)×7+75,因此2周歲幼兒正常的身高是89cm。
44.D.利尿脫水
【解析】高滲溶液用于利尿脫水,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等溶液。
45.A.地西泮
【解析】驚厥患兒控制驚厥首選地西泮,其次是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及水合氯醛等。
46.A.股動脈內側0.5cm
【解析】在股三角區,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連線的中點與股動脈相交,股動脈內側0.5cm處,即為股靜脈。所以股靜脈的穿刺部位為股動脈內側0.5cm處。
47.D.人體器官移植
【解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人體器官移植,適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從事人體細胞和角膜、骨髓等人體組織移植,不適用本條例。
48.E.靜脈炎
【解析】靜脈炎的臨床表現為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出現發紅、腫脹、灼熱、疼痛,可因長期輸入高濃度、刺激性較強的藥液導致。根據患者的輸液情況以及圖片,考慮為靜脈炎。
49.D.單純皰疹病毒
【解析】皰疹性口炎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
50.E.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營養障礙期
【解析】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營養障礙期以疼痛和營養障礙為主。劇痛常使其夜不能寐。足與小腿皮膚蒼白、干冷,肌肉萎縮,趾甲增厚,足背及脛后動脈搏動消失。
51.A.普萘洛爾
【解析】法洛四聯癥小兒缺氧發作重者可靜脈緩慢注射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心得安)減慢心率,緩解發作。
52.E.幽門螺桿菌
【解析】慢性胃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呈非糜爛的炎性改變,是胃部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最常見的病因。
53.B.偏低
【解析】兒童測量血壓應使用小規格氣囊袖帶。袖帶太窄,因須加大力量才能阻斷動脈血流,因而測得的數值偏高。袖帶太寬,因大段血管受阻,測得的數值則偏低。
54.D.適應性
【解析】護士對不同的服務對象或不同的文化禮儀具有適應能力。在護理工作中,護士應充分尊重患者的信仰、文化、習俗,并在交往中相互融合適應。
55.A.自行其是
【解析】建立良好的護際關系是全體護理人員義不容辭的職責,護士之間應加強交流、密切溝通,相互理解,互幫互學,一方面應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做好本職工作;另一方面應多換位思考,為他人工作創造便利條件,因此自行其是不利于護際關系。
56.C.10cm
【解析】中骨盆橫徑又稱坐骨棘間徑。兩坐骨棘間的距離,正常值平均10cm,胎先露內旋轉與此徑線關系密切。
57.C.室性期前收縮
【解析】室性期前收縮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正常人與各種心臟病病人均可發生室性期前收縮。
58.E.體循環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減少
【解析】法洛四聯癥患兒活動后,常主動蹲踞片刻,使右向左分流減少,缺氧癥狀暫時得到緩解。
59.A.3日
【解析】急性膀胱炎的短程療法可選擇磺胺類、喹諾酮類、半合成青霉素或頭孢菌素類等,連用3天。
60.B.機械性損傷
【解析】損傷是指各種致傷因素作用于人體所造成的組織結構完整性破壞或功能障礙及其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應。其中機械性因素包括銳器切割、鈍器撞擊、重物擠壓、火器等。所以高處墜落引起的骨折屬于機械性因素。
61.D.6-8mg/(kg.min)
【解析】新生兒無癥狀低血糖者,可口服葡萄糖,并密切監測血糖,不能糾正者,可按6-8mg/(kg·min)速率輸注;有癥狀低血糖者,應靜脈輸注葡萄糖溶液。
62.C.6-24個月小兒
【解析】輪狀病毒腸炎好發于秋、冬季,以秋季流行為主,故又稱秋季腹瀉。該病多見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潛伏期1-3d。
63.
C.流行性感冒、麻風病
【解析】丙類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棘球蚴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64.B.二尖瓣
【解析】風濕性心瓣膜病與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反復感染有關,最常受累的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動脈瓣。
65.D.Ⅰ級
【解析】心功能Ⅰ級:心臟病患者日常活動不受限制,一般活動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難等心力衰竭癥狀。該患者農活都能勝任,考慮一般活動可正常進行,為心功能Ⅰ級。
66.B.減輕局部出血
【解析】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病人采取半坐臥位,可以減少局部出血。
67.B.乙省衛健委
【解析】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是護士執業注冊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護士執業注冊管理工作。在執業注冊有效期內執業地點發生變化的,應辦理變更注冊。因此甲某要前往乙省,應先向乙省衛健委辦理申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