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別心理治療:
是根據患者個人的臨床情況、應對能力及個人意愿,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療技術,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干預,以減少復發,減少社會應激,增進社會及職業功能。理想的個人心理治療最好以富于同情、善解人意的持續性的人際關系為基礎。結合各種不同的治療技術。其具體治療目標應按疾病的不同時期進行規劃。較適合于精神分裂癥的心理治療技術有激勵療法和行為治療等。
2.家庭干預:
家庭干預的一條指導性原則是家屬應盡最大可能參與并投入到心理治療中。通過對家屬的教育、指導及支持可使患者獲益。家庭干預的目標包括降低復發、改善功能、減少家庭負擔,以及提高家庭功能。所有方法均強調家庭參與治療和齊心協力的重要性。常見的方法有關于疾病及其病程的心理教育,訓練應對能力及解決家庭問題的技巧,改善交流及減少應激。一般采取心理教育及行為治療,有條件時,也可進一步為他們創造有利的環境,幫助患者朝獨立生活的方向邁進。
3.集體治療:
集體治療的形式很多,如集體心理教育、集體咨詢以及集體心理治療,或各種混合形式。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制定治療計劃。發展社會性的互助作用,以及正確用藥和處理不良反應。集體治療中,應重點解決現實的具體問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應對技巧,包括應對精神癥狀的能力和提高患者的人際交往能力,適于對有退縮傾向的患者提供社會支持網絡。每周1次的集體治療,對于監護有發作先兆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是一種及時有效的好方法。注意事項:注意選擇集體治療患者,為病情已相當穩定、有較好的現實檢驗能力,即能理解參與的意義的患者;嚴重的思維紊亂、幻覺及妄想持續存在,以及行為沖動和自控能力很差者,不適合集體治療。功能較好的患者,可通過以交互作用為主的集體治療獲益;而功能較差的患者則可能從注重與重建認知及糾正行為缺損的集體治療中獲益;集體治療還應結合個別治療靈活地實施,一般主張集體治療小組應由6~8名患者組成。
4.在社區水平上進行前期預防:
是努力強調要識別促進精神分裂癥發展的因素,在學校和工作環境中普及人們對精神分裂癥的教育知識,有助于早期識別精神障礙的發作形式,一旦人們了解了那些相關的癥狀,就可以在精神障礙的發作早期幫助他們,使治療更為有效。近年來以社區為基礎的治療方案得到重視和實施,例如醫院,患者只去那里治療,食宿仍在家里。社區的小型機構,20或30個患者與精神醫生的助手和隨訪醫生生活在一起。藥物、心理治療和其他措施,都同在醫院里一樣。但患者都更滿意自己是獨立存在的,更能促使他的改善;還有社區的中途站,經住院治療已經康復的患者及差不多但尚未完全準備好回社區的人在這里過渡,使他們能夠真正適應現實生活。
5.藝術及職業訓練:
音樂、藝術、職業及其他活動的治療,在促進患者重新接觸現實世界方面是很有價值的。緘默、孤獨、木僵的患者,往往會對音樂和舞蹈做出反應,用這種方法可以促使這類患者慢慢與現實聯系。這些輔助治療一般在同其他方法相協調時最能發揮作用。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