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的治療護理
高血壓腦出血疾病較為常見且死亡率高,對此疾病的治療及護理尤為重要。
1.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腦出血后由于腦實質內突然出現了血腫的占位效應,可使腦室受壓,中線結構移位,顱內壓急劇增高,可引起腦疝,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按醫囑立即應用脫水藥,20%甘露醇250ml靜脈滴注(30分鐘內滴完),每日2~3次。應用脫水劑的過程中,既要注意觀察是否已達到了脫水的目的,又要預防過度脫水所造成的不良反應,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壓、電解質紊亂及腎功能損害等。注意觀察輸入后4小時內尿量少于200ml,要提示醫師慎用或停用,并及時協助檢查腎臟情況。
2.調整血壓:腦出血的病人多伴有高血壓,而適當調整血壓,有利于出血部位血小板聚集而止血。但應注意觀察的是血壓不易降得太快,否則,若血壓降得太快,應立即通知醫師,如得不到及時處理,會使本來已受損而有限的血管調節作用不能發揮;病灶區的血液供應更趨減少,而使病情惡化。一般使收縮壓維持在20~21.2kPa,舒張壓維持在13.0kPa左右。
3.止血和防止再出血:一般認為高血壓性腦出血非凝血機制改變,故難以藥物制止,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礙時,止血藥的應用可能發揮一定作用。故臨床上對腦出血病人仍常選用6-氨基己酸(EACA)、抗血纖溶芳酸(PAMBA)等。并發消化道出血時,尚可經胃管鼻飼或口服云南白藥、三七粉、冰牛奶、冰鹽水等。嚴格按醫囑應用洛賽克、立止血、凝血酶等。密切觀察用藥后止血效果,定期檢查大便隱血,以掌握病情動態。
4.維持營養:防止水、電解質紊亂,病人由于嘔吐、昏迷、不能進食,或用脫水劑,液體大量丟失,極易引起水、電解質失衡。按醫囑鼻飼進食,每次鼻飼時一定要抽取胃液,每日補液l500~2000ml,補鈉5g,補鉀3g.體溫每升高l℃,每公斤體重可增加液量5ml.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