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基礎護理 |
第 2 頁:內科護理 |
第 3 頁:外科護理 |
第 4 頁:婦產科護理 |
第 5 頁:兒科護理 |
6~l2個月是嬰兒生長發育的迅速階段,這時父母會覺得寶寶抱在手上不再是“軟軟”的,而是硬朗多了。此段時間的嬰兒體重每月約增重500克,身長每月增長1.2厘米左右。隨著月齡的增加,嬰兒有了自己的主動動作,活動量、活動范圍也擴大了。7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獨坐,這時他的視野擴大了,往往會被許多新鮮事吸引。8個月時,寶寶會爬了,這時他的活動范圍更大。爬行的時候,嬰兒推動兩肩向后并且移動兩腿,這樣的全身運動可以增強寶寶肌肉的力量,并促進身上其它組織功能的發展。
這段時期的嬰兒由于不斷地生長、發育,不斷地進行生命代謝活動及身體活動,需要營養物質源源不斷地供給身體。
營養成分要全面
蛋白質
是構成身體組織的主要成分,它由多種氨基酸組成,在生長發育時期需要9種“必需氨基酸”,即賴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與組氨酸。乳類、動物瘦肉、肝臟、魚肉、蛋類含蛋白質較高,植物大豆中蛋白含量也較高,其它豆類、五谷也含一定量的蛋白質。
脂肪
主要功能是提供熱量及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如嬰幼兒每天脂肪供給不足,則易出現消瘦、干眼癥及佝僂病等,但進食過多又可導致肥胖,甚至脂肪肝,提前導致動脈硬化。因此適度的進食脂肪非常必要。
碳水化合物
是供給人體熱能最主要、最經濟的來源,大腦細胞的迅速增殖和整個神經系統的發育,都需要大量葡萄糖;糖類也是維護心臟及神經系統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質。
維生素
是維持人體正常代謝所必需的一類營養素。它們大多不能在體內合成或合成不足,故必須由食物供應。我們已經發現的種類很多,與小兒營養關系顯著的有l1種,它們是維生素A、BI、B2、BBl2、C、D、K、E年口葉酸等。
礦物質
人體所需礦物質種類很多,嬰幼兒營養方面最重要的礦物質有鈣、磷、鐵、碘、鋅等。嬰幼兒最易缺乏的是鈣和鐵,常易發生佝僂病和營養不良性貧血,故應注意補充。
輔食添加不可少
6~l2個月的嬰兒由于活動量大,消耗也大,生長發育旺盛,需要營養多,母乳、牛奶已無法完全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這階段的嬰兒特別容易患營養缺乏性疾病,需要適當添加輔助食品,保證嬰兒正常發育,避免營養不足,影響腦發育。添加輔助食品原則為:
◇按嬰兒消化力及營養需要逐漸增加,應先試用一種,待試用3~4日或一周后再添一種。
◇添加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淡到濃,逐漸增加。
◇天氣炎熱,小兒患病,或消化功能不良時,應當延緩增加新食品,以免導致消化不良。
◇每次添加新的食品后,應密切注意其消化情況,如發現大便異常或其它消化不良癥狀,應暫停此種輔食,待大便正常后再從少到多喂起。小兒個體差異大,添加輔食的時間、品類、數量宜靈活掌握。
添加輔食的品種有:
菜水與果汁
4~6個月可以實施,常見的有菜湯、番茄水、山楂水、鮮橘子汁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每日2次,每次約l~2湯匙,逐漸增加。
魚肝油等維生素D制劑
每日可給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的預防量,自出生4周即可開始,連服l~2年。
淀粉食品
小兒~6個月時唾液腺才發育完全,故淀粉酶不足,所以對淀粉類食物消化能力差,因此淀粉類食物不可應用過早。可做米糊、米糕或添加一些奶粉做成奶粥、奶糕,再大一些可食用饅頭、烤面包、餅干等。
蛋黃和魚類
蛋黃、雞、鴨和豬血都含較多鐵質,初食時可給煮熟蛋黃的1/4個,調在米糊內,以后逐漸增加。魚肉宜燉爛,把魚骨、刺挑凈,對補充蛋白質,促進鈣的吸收及大腦發育均有好處。
植物油
植物油可供給豐富的熱量,且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并能增加香味,對于食量小而喂養不足的嬰兒更為有益,因而應注意添加,花生油、麻油、菜子油等均可。
動植物蛋白質食品
至8個月時嬰兒可逐漸吃全蛋、魚肉、禽肉、肝泥、豆腐等,可以少量逐漸增加。肝類所含營養素極為豐富,其鐵、維生素A、B族的含量遠遠超出其它食物。至一歲時牛肉、豬肉均可逐漸食用,以豐富嬰兒食譜,促進食欲,提高營養。牛奶的營養價值較高,僅次于母乳,但8個月嬰兒每日量一般不超過800毫升,否則因其它輔食減少,反而導致營養不均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