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護理基礎特點:
整體觀念、辯證施護
2、整體觀念:
①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②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③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任
3、辯證:
將四診所收集的有關疾病的各種現象和體紅扣以分析、綜合,概括、診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
4、陰陽:
中國古代哲學的一種范疇。陰陽學說是研究陰陽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并用以闡釋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釋宇宙變化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
5、陰陽之中復有陰陽:
晝為陽,夜為陰,而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前半夜為陰中之陰,后半夜為陰中之陽。
6、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四個方面
7、五行的生克乘侮:
①生:木火土金水
②克、乘:木土水火金
③侮:木金火水土
8、藏象:
①藏是指藏于體內的內臟,包括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②象是顯現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與自然界相應的事物和現象。
9、氣:
①概念: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
②功能:推動、溫煦防御、固攝、氣化、營養。
③氣與血的關系:
氣對血:氣為血之帥。氣能生血,行血,攝血。
血對氣:血為氣之母。血能生氣,載氣。
10、經絡:
是經脈和脈絡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態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是人體構造的重要組成部分。
11、八綱:
陰陽(總綱)
表里(證位)
寒熱(病性)
虛實(邪正斗爭)
12、病因:
①外因:六淫、外傷、疫傷、蟲獸、咬傷
②內因:內傷七情
③不內不外因:飲食勞逸、痰飲、淤血、內生五邪
13、六淫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風邪:①風為陽邪,輕揚開泄,易襲陽位②風行善行而數變③風性主動④風為百病之長
寒邪:①寒為陰邪,易傷陽氣②寒性凝滯③寒性收引
暑邪:①暑為陽邪,其性炎熱②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③暑多夾濕
濕邪:①濕為陰邪,易損陽氣,阻遏氣機②濕為重濁③濕性黏滯④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燥邪:①燥性干澀,易傷津液②燥易傷肺: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
14、七情致病特點:
①直接傷及內臟
七情損傷相應之臟(怒傷肝 喜、驚傷心 思傷脾 悲、憂傷肺 恐傷腎)
②影響臟腑氣機
(怒則氣上 喜則氣緩 悲則氣消 恐則氣下 驚則氣亂 思則氣結)出血
③多發為情志病
④情志變化影響病情
相關推薦:
2020年執業護士考試時間安排 | 考試科目 | 準考證打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