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概述
1.傳染過程包括:顯性感染、隱性感染、病原攜帶者、潛伏性感染和病原體被清除。
出現臨床癥狀的感染稱為顯性感染。
傳染過程中最多見的形式是隱性感染。
多數傳染病潛伏期末有傳染性。
2.傳染病控制要注意3個環節: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預防接種是重要的保護易感人群措施,屬主動免疫。
3.甲型傳染病有鼠疫和霍亂。城鎮報告疫情在2h內;非典、肺炭疽、禽流感是乙型傳染病,但按甲類管理。
流行性感冒
1. 癥狀: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
2. 傳播途徑:主要經呼吸道空氣飛沫傳播
3. 潛伏期一般為1-3天
麻疹
1.最期診斷最有意義的是麻疹黏膜斑。
2.一般最先出疹的部位是耳后發際,疹間皮膚正常。
3.疹退后脫屑,有棕色色素沉著,但以后會消退,不留下瘢痕。
4.使用VitA 可預防干眼病。
5.最有效的預防是接種疫苗。
6.主要是顯性感染者。
水痘
1.出疹首發于軀干。
2.發熱者禁用阿司匹林、禁用糖皮質激素。
3.皮膚瘙癢者可用爐甘石或碳酸氫鈉。
4.抗病毒首選藥物是阿昔洛韋。
流行性腮腺炎
1.常一側腫大為首發癥狀,腫大的腮腺以耳垂為中心。
2.自限。
病毒性肝炎
1.甲、戊型不會發展為慢性。
2.黃疸型肝炎黃疸前期最重要的表現是消化道癥狀。
3.只有甲、乙型有疫苗。
4.有保護作用的是甲型肝炎:抗-HAV;乙型肝炎:抗-HBs。
5.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增高表示肝細胞損害,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損害,不表示肝炎的類型。病毒感染、藥物都可引起ALT升高。
6.對甲型肝炎診斷最有意義的是抗HAV-IgM。
7.乙型肝炎:HBsAg陽性表示病毒感染,HBeAg陽性表示傳染性強。
艾滋病
1.潛伏期長。
2.出現癥狀后免疫低下,發生機會性感染和腫瘤。
3.早期治療可降低傳染性和延長壽命。
流行性乙型腦炎
1.多數為隱性感染。
2.主要表現為腦實質受損,主要癥狀(也是護理、病情觀察最主要的)為:高熱、抽搐、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3.早期注意觀察腦疝表現。
猩紅熱
1.可引起全身變態反應,如腎炎、關節炎等。
2.臨床表現有咽痛、草莓舌、紅疹(疹間皮膚不正常)、脫皮。
3.首選的藥物是青霉素。
中毒性痢疾
1.中毒性痢疾中毒癥狀明顯,伴高熱,有三型:休克(循環衰竭)、腦型(神志改變)和混合型。
2.診斷最有意義的是糞便培養。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1.早期表現為上呼吸道癥狀,輕型僅有此表現。
2.腦脊液培養出細菌有確診意義。
3.幾種腦膜炎腦脊液特點:
流腦(包括其他化膿性腦膜炎)糖顯著降低、氯化物降低,蛋白顯著升高;
結(核)腦:糖降低、氯化物顯著降低,蛋白升高;
病(毒)腦:糖、氯化物不降低,蛋白輕度升高。
結核病
1.原發性肺結核兒童多見。
2.痰菌檢查對結核診斷意義最大;X線檢查對結核分型意義最大。
3.肺結核是咯血最常見的原因。
4.PPD試驗:只有有水皰、壞死,不管硬結大小,都是強陽性。
5.3歲以下PPD強陽性提示有活動性結核病。
6.藥物的副作用:利福平:肝損害;異煙肼:周圍經炎;乙胺丁醇:視神經炎。
7.胸腔積液者,一次抽液不能過多,不超過1L。
相關推薦:
2020年執業護士考試時間安排 | 考試科目 | 準考證打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