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2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背考點匯總
臥位和安全的護理
臥位
(一)臥位的性質
● 主動臥位
● 被動臥位:病人自身無變換臥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臥位,如昏迷、極度虛弱、癱瘓的患者。
● 被迫臥位:病人意識存在,也有變換體位的能力,由于疾病的影響而被迫采取的臥位。
(二)常用的臥位
(適用范圍及機理、實施要點)
● 仰臥位
(1)去枕仰臥位
適用范圍:
①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病人。
②脊髓麻醉或腰椎穿刺后6~8小時的病人防止顱內壓降低所引起的頭痛。
(2)中凹臥位(休克臥位)
①適用范圍:休克病人
②實施:抬高頭胸部約10°~20°,抬高下肢約20°~30°。
● 半坐臥位
(1)適用范圍
①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難的病人。
②胸、腹、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病人。
③腹部手術后病人。
④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病人。
⑤疾病恢復期體質虛弱的病人。
(2)實施:先搖起床頭支架呈30°~50°,再搖起膝下支架,床尾置一枕。
● 端坐臥位
適用范圍
(1)支氣管哮喘發作時,極度呼吸困難的病人。
(2)急性肺水腫、心力衰竭、心包積液病人。
● 俯臥位
適用范圍
(1)腰、背、臀部有傷口,不能采取平臥位或側臥的病人。
(2)腰、背部檢查,胰膽管造影檢查等。
(3)緩解胃腸脹氣所致的腹痛。
● 頭低足高位
(1)適用范圍
①肺部分泌物體位引流。
②十二指腸引流。
③產婦胎膜早破時。
④跟骨、脛骨、骨盆骨折牽引。
(2)實施:床尾墊高15~30cm。
● 頭高足低位
實施:床頭墊高15~30cm。
● 膝胸位
適用范圍
(1)矯正子宮后傾及胎位不正。
(2)肛門、直腸、乙狀結腸檢查及治療。
(3)促進產后子宮復原。
● 截石位
適用范圍
(1)會陰和肛門檢查、手術或治療時。
(2)產婦分娩時。
(三)更換臥位的方法
● 幫助病人翻身側臥法。
● 幫助病人移向床頭法。
● 幫助病人更換臥位的注意事項:
(1)勿拖拉病人。
(2)根據病情及皮膚受壓情況,確定翻身間隔時間。
(3)病人身上有多種導管,翻身時注意先將導管安置妥當,防止脫落、移位、扭曲,保持引流通暢。
(4)特殊病人:為手術后病人翻身要先換藥再翻身;顱腦手術后病人,頭轉動不可過于劇烈,一般只能臥于健側或平臥;為牽引病人翻身時,不可放松牽引;石膏固定或傷口較大的病人翻身時,注意將患肢放妥當,防止受壓。
(5)注意節力。
保護具的運用
(一)目的
防止小兒、高熱、譫妄、昏迷、躁動等病人墜床、撞傷或抓傷等意外。
(二)方法
● 床檔:保護病人,預防墜床 。
● 約束帶:躁動或精神科病人,以限制身體或肢體活動。
● 支被架:肢體癱瘓、極度虛弱的病人,可避免蓋被壓迫肢體所致的不舒適或其他并發癥;也可用于燒傷病人暴露療法時保暖。
(三)注意事項
● 保護自尊,嚴格使用指征。
● 短期使用,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置。
● 約束帶下應墊襯墊,松緊適度 ,經常觀察(15~30min)約束部位CTMS(皮膚顏色、溫度、活動度、感覺)。
了解護考證書領取時間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 ※ 執業護士考試時間 ※ 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