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2年護士資格考試備考知識點匯總
1.急性病容:面色潮紅、呼吸急促、表情痛苦,多見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2.二尖瓣面容:主要表現為雙頰紫紅、口唇發紺,見于風心病二尖瓣狹窄患者。
3.皮膚黏膜的出血點:淤點(直徑<2mm)、紫癜(直徑3~5mm)、瘀斑(直徑>5mm)。
4.嗜睡:患者可喚醒,且醒后能正確答話。
5.意識模糊:患者可喚醒,存在定向力障礙,可有錯覺、幻覺、精神錯亂等。
6.昏睡:患者需強刺激可喚醒,醒后答非所問。
7.淺昏迷:患者不可喚醒,對強刺激有反應,各種反射仍存在。
8.深昏迷:患者不可喚醒,對強刺激無反應,所有反射消失。
9.雙側瞳孔縮小見于有機磷農藥、嗎啡、巴比妥類、氯丙嗪藥物中毒。
10.雙側瞳孔散大見于顱內壓增高、顱腦損傷、阿托品中毒及瀕死狀態。
11.一側瞳孔擴大、固定時,見于同側顱內病變(如顱內血腫、腦腫瘤等)所致的小腦幕切跡疝。
12.血氣分析檢查是用氧的客觀指標,當患者PaO2低于6.6kPa時,應給予吸氧。
13.單側鼻導管吸氧法,導管長度約為鼻尖到耳垂的2/3。
14.雙側鼻導管吸氧法用于長期吸氧的患者。將雙側鼻導管插入雙鼻孔內,深約1cm,再用松緊帶固定。
15.面罩法吸氧用于張口呼吸及病情較重的患者。給氧時調節氧流量為6~8L/min。
16.氧中毒表現:干咳、胸痛、進行性呼吸困難等。
17.吸氧濃度(%)=21+4×氧流量(L/min)。
18.用氧“四防”:防震、防火、防熱、防油。
19.氧氣筒應距火爐至少5m,距暖氣至少1m。
20.用氧時,應先調節氧流量,再插管;停氧時,應先拔管,再關氧氣開關。
21.對已用空和未用的氧氣筒,應分別掛“空”和“滿”的標志。22.成人吸痰負壓為40.0~53.3kPa(300~400mmHg),小兒應小于40.0kPa(300mmHg)。
23.吸痰動作為左右旋轉,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時間小于15秒,以防缺氧。
24.吸痰應嚴格無菌操作,所用物品每天更換1~2次,吸痰導管每次更換,并做好口腔護理。
25.儲液瓶內的吸出液應及時傾倒,一般不超過瓶的2/3。
26.6小時內洗胃效果最好。
27.口服催吐法適用于清醒、能主動配合的患者,昏迷患者禁忌。
28.當中毒物質不明時,應先抽出胃內容物送檢,以明確毒物性質;洗胃溶液可先用溫開水或0.9%氯化鈉溶液。
29.禁忌洗胃:誤服強酸或強堿等腐蝕性藥物,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
30.洗胃液每次灌入量:300~500ml為宜,不能超過500ml。
31.為幽門梗阻患者洗胃,宜在飯后4~6小時或空腹時進行。
32.樂果禁用高錳酸鉀洗胃。
33.敵百蟲禁用堿性藥物洗胃。
34.巴比妥類(安眠藥)可用高錳酸鉀洗胃,禁用硫酸鎂。
35.發芽馬鈴薯用1%活性炭懸浮液洗胃。
36.滅鼠藥(磷化鋅)忌用雞蛋、牛奶、油類等脂肪類食物,以免加速磷的溶解,促進其吸收。
37.簡易呼吸器每次擠壓能有500~1000ml空氣進入肺內,以10次/分的速度進行。
38.使用呼吸機過度通氣時患者可出現昏迷、抽搐等呼吸性堿中毒癥狀。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 ※ 執業護士考試時間 ※ 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