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征患者的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
凡有嚴重水腫、低蛋白血癥者需臥床休息。水腫消失、一般情況好轉后,可起床活動。
給予正常量0.8~1.0g/(kg.d)的優質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飲食。熱量要保證充分,每日每公斤體重不應少于126~147kj(30~35kcal)。盡管患者丟失大量尿蛋白,但由于高蛋白飲食增加腎小球高濾過,可加重蛋白尿并促進腎臟病變進展 ,故目前一般不再主張應用。
水腫時應低鹽(<3g/d)飲食。為減輕高脂血癥,應少進富含飽和脂肪酸(動物油脂)的飲食,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飽和脂肪酸
(如植物油、魚油)及富含可溶性纖維(如燕麥、米糠及豆類)的飲食。
2、利尿消腫
3、減少尿蛋白
持續性大量蛋白尿本身可導致腎小球高濾過、加重腎小管一間質損傷、促進腎小球硬化,是影響腎小球病預后的重要因素。已證實減少尿蛋白可以有效延緩腎功能的惡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貝那普利)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如氯沙坦),除可有效控制高血壓外,均可通過降低腎小球內壓和直接影響腎小球基底膜對大分子的通透性,有不依賴于降低全身血壓的減少尿蛋白作用。用acei或arb降尿蛋白時,所用劑量一般應比常規降壓劑量大,才能獲得良好療效。
4、主要治療——抑制免疫與炎癥反應
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 使用原則和方案一般是:
①起始足量;
②緩慢減藥;
③長期維持。長期應用激素的患者可出現感染、藥物性糖尿病、骨質疏松等副作用,少數病例還可能發生股骨頭無菌性缺血性壞死,需加強監測,及時處理。細胞毒藥物:環磷酰胺:是國內外最常用的細胞毒藥物,主要副作用為骨髓抑制及中毒性肝損害,并可出現性腺抑制(尤其男性)、脫發、胃腸道反應及出血性膀胱炎。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考試考點資料 ※ 執業護士考試時間 ※ 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