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型題
1.女性40歲,近2個月來間斷出現左側乳頭血性溢液。局部乳房無明顯紅、腫、乳頭時有血性溢液增多,乳房內未捫及腫塊。首先考慮的疾病是
A. 纖維腺瘤 B.乳腺囊性增生病
C. 乳管內乳頭狀瘤 D. 乳癌
E. 急性乳房炎
2.女性35歲,近1年來右側乳房經常出現脹痛,于月經前疼痛加重,月經期間右側乳房可捫及多個大小不一的結節狀和片狀腫塊,質韌而不硬,與周圍無明顯粘連,并隨月經周期而變化。首先考慮的疾病是
A. 乳癌 B.乳房纖維腺瘤 C. 急性乳房炎 D. 乳管內乳頭狀瘤 E. 乳腺囊性增生病
3.女性, 29歲,產后30d出現右側乳房疼痛,全身畏寒、發熱、脈快。體檢:右沖明顯,可捫及一壓痛性硬塊,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下列處理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A. 患乳停止哺乳 B.局部用硫酸鎂溶液濕敷
C.按醫囑應用抗菌藥 D.局部理療
E.局部行切開引流
A3型題
1.女性,28歲,產后24d出現右側乳房脹痛,全身畏寒、發熱。體檢:右側乳房皮膚紅腫明顯,局部可捫及—壓痛性硬塊,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
(1)首先考慮的疾病是()
A.炎性乳癌 B.乳房纖維腺瘤
D急性乳房炎 C急性淋巴結炎
E.乳腺囊性增生病
(2)該病常見于()
A.未婚女性 B 妊娠婦女
C.產后3—4周的哺乳期婦女 D 產后3—4周的哺乳期婦女
E.產后未哺乳婦女
(3)主要致病菌是()
A.溶血性鏈球菌 B.金黃色葡萄球菌 C.綠膿桿菌 D.厭氧菌 E.大腸桿菌
(4)預防該病的關鍵在于()
A.防止乳房皮膚破損 B.保持乳房皮膚清潔
C.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D.避免乳汁淤積
E.盡量采用人工喂養
2.女性,47歲,發現右側乳房內無痛性腫塊2個月。體檢:右側乳房外上象限可捫呈徑約為4cm的腫塊,表面不甚光滑,邊界不清,質地硬;局部乳房皮膚凹陷呈征”;同側腋窩可捫及2個腫大的淋巴結,可被推動。經活組織病理學檢查證實為擬行乳癌改良根治術。
(1).乳癌病人乳房皮膚出現“酒窩征是由于()
A.癌細胞堵塞皮下淋巴管 B.癌腫侵犯Cooper韌帶
C.癌腫與胸肌粘連 D癌腫與皮膚粘連
E.癌腫侵犯乳管
(2).乳癌淋巴轉移的最早和最常見部位是()
A.鎖骨下淋巴結 B.鎖骨上淋巴結
C.腋窩淋巴結 D.胸骨旁淋巴結
E.頸部淋巴結
(3).乳房癌改良根治術的主要特點是()
A.保留乳頭 B.僅切除腫瘤 C.保留胸肌 D.切除整個乳房 E.切除部分肋骨
(4).乳癌根治術后,預防皮下積液的主要措施是():
A半臥位 B.高蛋白飲食
C.患肢制動 D.切口用沙袋壓迫
E.皮辦下置管引流
(5).若該病人為乳癌根治術后第2天,下列護理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A.患側墊枕,抬高患肢 B.保持傷口引流管通暢
C.觀察患側肢端的血液循環 D.指導肩關節的活動
E.禁止在患側手臂測血壓、輸液
(6).若該病人為乳房癌根治術后第3天,右側手臂出現皮膚發紺,手指發麻,皮溫低,脈搏不能捫及。正確的處理是()
A.繼續觀察,不需特殊處理 B.及時調整包扎胸帶的松緊度
C立即拆除患處包扎胸帶 D給予吸氧
E患處用砂袋加壓
(7).乳癌根治術后內分泌治療的常用藥物是()
A.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B.絨毛膜促性腺激
C.己烯雌酚 D.三苯氧胺
E.黃體酮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