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級藥士考試輔導:藥物與受體
藥物作用機制是藥士考試復習需要了解的知識,小編整理了相關知識,供廣大考生參考學習。
受體(receptor)是細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細胞蛋白組分,能識別周圍環境中某種微量化學物質,首先與之結合,并通過中介的信息轉導與放大系統,觸發隨后的生理反應或藥理效應。自從Langley 提出受體學說100年后,受體已被證實為客觀存在的實體,類型繁多,作用機制多已被闡明,現在受體已不再是一個空泛籠統的概念。受體分子在細胞中含量極微,1mg 組織一般只含10fmol左右。能與受體特異性結合的物質稱為配體(ligand)。受體僅是一個“感覺器”,對相應配體有極高的識別能力。受體-配體是生命活動中的一種偶合,受體都有其內源性配體,如神經遞質、激素、自身活性物(autocoid)等。能激活受體的配體稱為激動藥(agonist),能阻斷其活性的配體稱為拮抗藥(antagonist)。根據受體與配體結合的高度特異性,受體被分為若干亞型,如腎上腺素受體又分為α1、α2、β1和β2等亞型,其分布及功能都有區別。受體與配體有高度親和力,多數配體在1pmol~1nmol/L的濃度時即可引起細胞的藥理效應。反應之所以如此靈敏主要是靠后續的信息轉導系統,如細胞內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的放大、分化及整合功能。酶、載體、離子通道及核酸也可與藥物直接作用,但這些物質本身具有效應力,故嚴格地說不應被認為是受體。某些細胞蛋白組分可與配體結合,但沒有觸發效應的能力,稱為結合體 (acceptor)。胞蛋白組分可與配體結合,但沒有觸發效應的能力,稱為結合體 (acceptor)。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