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鑒別】
① 莖方形,多分枝,長50cm~70cm,節稍膨大;質脆,易折斷。
② 葉片皺縮,易碎,展開后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醫學`教育網長3cm~12cm,寬2cm~5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波狀,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光亮。
③ 氣微,味極苦。
以色綠、葉多者為佳。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呈方形,四角外突。
① 表皮細胞長方形或類圓形,外壁加厚,角質化,有的細胞內含碳酸鈣結晶(鐘乳體);腺鱗及氣孔可見。
② 皮層甚薄,細胞切向延長,含葉綠體,外側有厚角組織,于角隅處較多;內皮層明顯。
③ 韌皮部外側有纖維,多單個散在。
④ 木質部發達,導管散生,木纖維多,木射線細胞1列內含淀粉粒。
⑤ 髓部薄壁細胞排列疏松,環髓部位有的細胞含鐘乳體。
葉片中部橫切面:
① 表皮為一層薄壁細胞。上表皮細胞類方形或類長方形,多切向延長;下表皮細胞較小,形狀不規則。醫`學教育網上下表皮較大的細胞中含鐘乳體。均被腺鱗,有時可見非腺毛。
② 葉肉柵欄細胞1列,并通過中脈;海綿細胞4~5列,形狀不規則,細胞間隙大。
③ 主脈上面突起三角形,上下表皮內側有厚組織。維管束考試,大網站收集外韌型;呈凹槽狀;木質部導管3~5列,每列2~3個,上方薄壁細胞內含鐘乳體。
葉粉末:鮮綠色。
① 含鐘乳體細胞甚多,常多數散在,卵形,橢圓形,長圓形,長48μm~210μm,直徑32μm~67μm;亦有兩個相接的雙鐘乳體。
② 氣孔直軸式,副衛細胞大小懸殊,少數為不定式。
③ 腺鱗頭部扁球形,4、6或8細胞,直徑27μm~33μm,柄僅3μm.
④ 非腺毛圓錐形1~3細胞,長至144μm,先端鈍圓,基部直徑至40μm,具角質線紋。
【成分】
全草含大量苦味素,主要為穿心蓮內脂(andrographolide,C20H30O5)1.5%以上,其次為新穿心蓮內脂(neo-andrographolide,為一種苷類)和去氧穿心蓮內酯(deoxyandrographolide)。此外尚含有高穿心蓮內酯(homoandrographolide),穿心蓮酮(and-rographon)、穿心蓮烷(andrographan)、14-去氧-11-氧穿心蓮內酯(14-deoxy-11-oxoandrographolide)及14-去氧-11,12-二去氫穿心蓮內酯(14-deoxy-11,12-didehydroandrographolide)。另含β-谷甾醇-D-葡萄糖苷、縮合性鞣質、蠟及氯化鉀、氯化鈉等。
近據報道,本品尚含穿心蓮內酯苷(andrographoside),14-去氧穿心蓮內酯苷(14-deox-yandrographoside)及19-葡萄糖基脫氧穿心蓮內酯(19-glucosyl-deoxyandrographolide),命名為寧穿心蓮內酯(ninandrographolide)。近年來又從根、莖中分出黃酮類化合物(andrographin)和5-羥基-7,8,2,3-四甲氧基黃酮(5-hydroxy-7,8,2,3-tetramethoxyflovone),漢黃芩素(wogonin)千層紙黃素A(oroxylina)。
穿心蓮內脂等苦味素是抗菌和抗鉤端螺旋體的有效成分。穿心蓮內脂在葉考試,大網站收集中的含量達2%以上。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10~11月開花前采收,若遲到來年1月,其含量降至0.5%。根和種子中無。
【理化鑒別】
取粉末約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中加熱至沸,濾過,濾液加活性碳0.3g,攪拌,濾過。取濾液1ml,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乙醇溶液與乙醇制氫氧化鉀試液的等容混合液1~2滴,即顯紫紅色;另取濾液1ml,加堿性三硝基苯酚試液一滴,逐漸顯棕色;再取1ml,加乙醇制氫氧化鉀試液數滴,逐漸顯紅色,放置后變為黃色。
【含量測定】
采用薄層掃描法。另取脫水穿心蓮內脂對照品。本品以干燥品計,含脫水穿心蓮內酯(C10H20O4)不得少于0.4%。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