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linsen_1989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常和變是相互對立而又統一的。“常”是事物的普遍規律,“變”是事物的特殊規律,普遍規律常寓于特殊規律之中。因此,不知常就談不上變。
以方劑來說,如果不知道方劑組成的常規法則,又怎能談得上變呢?在《中醫學概論》和《中醫雜志》的“論方劑的組成和變化”一文中談過,由兩味藥以上組成的方劑,都離不開君、臣、佐、使的原則,這不僅是方劑組成的一種形式,主要在于方劑經過嚴密的配伍以后,能使所用的藥物更加妥當、細致、切合病情,消除和防止有害于人體的不良反應。幾千年來,中醫的方劑,不論古方和今方,無不遵循這個原則。否則,就叫做有藥無方,便失卻了方劑的本義。
但是,方劑的組成,固然需要一定的法則,而這個法則,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臨證時還需隨著病人的病情變化,體質強弱,年齡差異以及方土習慣的不同而靈活運用。例如:小承氣湯的組成藥物和用量(按古代度量衡)是大黃四兩、厚樸三兩、權實三枚。它的適應證是邪熱內結,出現便硬、潮熱、譫語、脈滑而疾,故以大黃為君,清熱攻積;厚樸、枳實為臣佐,則胃家的實熱,才能隨下而解。如果腹部滿痛,大便秘結,是由于氣機閉塞所致,則非加倍重用厚樸為君,枳實、大黃為臣佐,以疏理氣機,則不能奏效,故改名為厚樸三物湯,這就是方劑在組成法則和用量上的變化。如果小承氣湯加人羌活,則名三化湯,適用于類中風、體質壯實,二便不通的患者,這里又體現出方劑在藥味上的變化。
此外,尚有數方相合的變化,如清瘟敗毒飲就是在白虎湯、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三方的基礎上加減變化而來。還有些方劑,藥味的組成雖然相同,但由于劑型的改變,其作用也就有了緩急的區別。如枳術湯因其消水散痞作用較快,故適用于小兒水飲蓄積的痞證。如制成枳術丸劑,則作用較緩,宜用于小兒脾胃虛弱所引起的食滯不化之證。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