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子獲能】(capacitation):精液射入陰道內,精子離開精液,經宮頸管進入宮腔及輸卵管腔,精子頂體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β淀粉酶降解,同時頂體膜結構中膽固醇與磷脂比率和膜電位發生變化,降低頂體膜穩定性,此時的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稱精子獲能。
2、【頂體反應】(acrosome reaction):受精發生在排卵后12小時內,整個受精過程約需24小時。當精子與卵子相遇,精子頂體外膜破裂釋放出頂體酶,溶解卵子外周的放射冠和透明帶,稱頂體反應。
3、【透明帶反應】(zona reaction):借助酶的作用,精子穿過放射冠和透明帶。精子頭部與卵子表面接觸之時,開始受精過程,其他精子不再進入這一過程稱為透明帶反應。
4、【受精卵著床】(implantation):受精后第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帶消失后逐漸侵入并被子宮內膜覆蓋的過程。
受精卵著床需經過定位(apposition)、黏附(adhesion)和穿透(penetration)3個過程。
5、受精卵著床的必備條件:(X4)
l 透明帶消失;
l 囊胚細胞滋養細胞分化出合體滋養細胞;
l 囊胚和子宮內膜同步發育且功能協調;
l 孕婦體內有足夠數量的孕酮。
6、子宮內膜的變化:受精卵著床后,子宮內膜的細胞致密層變成蛻膜細胞,此時的子宮內膜叫蛻膜(Decidua)。將蛻膜分為三部分:底蛻膜、包蛻膜、真蛻膜。
7、胎兒附屬物:胎盤、胎膜、羊水、臍帶
8、胎盤組成:羊膜(胎兒部分)、葉狀絨毛膜(胎兒部分)、底蛻膜(母體部分)
9、胎膜組成:絨毛膜和羊膜
10、羊水呈中性或弱堿性(陰道是酸性),pH約為7.20
11、羊膜光滑,無血管、神經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彈性。
12、血管合體膜(vasculo-syncytial membrane,VSM):是由合體滋養細胞、合體滋養細胞基底膜、絨毛間質、毛細血管基底膜和毛細血管內皮5層組一成的薄膜。是胎盤內進行物質交換的部位。
13、胎盤的功能
l 代謝功能:氣體交換、營養物質供應、排除胎兒代謝產物;
l 防御功能:濾過細菌;抗體;病毒,藥物可通過。梅毒、結核稈菌→局部病灶→破壞血管→入血
l 內分泌功能:胎盤能夠合成許多激素和酶類,合成的激素有蛋白激素和甾體激素兩大類。蛋白激素有: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盤生乳素PRL、妊娠特異性β1糖蛋白、人絨毛膜促甲狀腺激素等。甾體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等。合成的酶有催產素酶、耐熱性堿性磷酸酶等。還有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等
l 免疫功能:胎兒及胎盤組織免疫學特征--免疫保護作用:早期胚胎無抗原性;胎盤合體滋養細胞表面有一層類纖維蛋白物質沉積構成免疫屏障。妊娠期母體免疫力低下:妊娠期間胎兒細胞可以少量進入母體,刺激母體對胎兒抗原產生免疫耐受。保持胚胎不被母體排斥,否則流產。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