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晚期產后出血的定義/病因/臨床表現/處理
1.定義
晚期產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時后,在產褥期內發生子宮大量出血。以產后1~2周發病最常見。
2.病因及臨床表現
(1)胎盤、胎膜殘留/蛻膜殘留——多發生于產后10日左右。
臨床表現:為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以后反復出血或突然大量出血。檢查見子宮復舊不全,宮口松弛,有時可觸及殘留組織。
(2)子宮胎盤附著面感染或復舊不全——多發生在產后2周左右。
表現為:突然大量陰道出血,檢查發現子宮大而軟,宮口松弛,陰道及宮口有血塊堵塞。
(3)剖宮產術后子宮傷口裂開——多見于子宮下段剖宮產橫切口的兩側端。
3.處理
(1)少量或中等量陰道流血給予廣譜抗生素、子宮收縮劑及支持療法。——對癥!
(2)疑有胎盤、胎膜、蛻膜殘留——靜脈通道輸液、備血及準備手術條件下刮宮,操作應輕柔,以防子宮穿孔。刮出物送病理檢查以確診。
(3)疑剖宮產子宮切口裂開——僅少量陰道流血也應住院密切觀察病情,給予廣譜抗生素及支持療法;多量陰道流血可行剖腹探查。
手術:清創縫合、子宮次全切除術或子宮全切除術。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