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2年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匯總
1.生殖系統的變化
(1)子宮:
逐漸增大變軟,12周末可于恥骨聯合上緣摸到增大的子宮。
子宮峽部——非孕時長約1cm,臨產后伸展至7~10cm,成為軟產道一部分,此時稱子宮下段。
子宮內膜:按蛻膜與囊胚的關系分為底蛻膜、包蛻膜和真蛻膜。妊娠14~16周羊膜腔明顯增大,包蛻膜與真蛻膜相貼近,宮腔消失。
宮頸——妊娠早期宮頸黏膜充血及組織水腫,致使肥大、變軟、呈紫藍色。
宮頸黏液——分泌增多,形成黏稠黏液栓,有保護宮腔免受外來感染侵襲的作用。接近臨產時,宮頸管變短并擴張。
(2)卵巢:
略增大,一側卵巢可見妊娠黃體,妊娠黃體于妊娠6~7周前產生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維持妊娠繼續。黃體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盤完全取代。
(3)輸卵管:
有時黏膜可見蛻膜樣改變。
(4)陰道:
黏膜變軟,水腫充血呈紫藍色;皺襞增多,伸展性增加;陰道上皮細胞含糖原增加,乳酸含量增多,使陰道pH值降低,不利于致病菌生長,有利于防止感染。
(5)外陰:
外陰部充血,皮膚增厚;大小陰唇色素沉著,大陰唇內血管增多及結締組織松軟,故伸展性增加。
2.乳房:
增大著色、蒙氏結節。
3.循環系統的變化
(1)心臟:
妊娠后期因膈肌升高,心臟向左、上、前方移位。心臟沿縱軸順時針方向扭轉,心濁音界稍擴大,心尖搏動1~2cm?陕劶笆湛s期柔和吹風樣雜音。
(2)心排出量:
自妊娠10周逐漸增加,至妊娠32~34周達高峰。臨產后在第二產程心排出量顯著增加。
4.血液系統的變化
(1)血容量:
循環血容量于妊娠6~8周開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達高峰,增加40%~45%,維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2)紅細胞:
網織紅細胞輕度增多,由于血液稀釋,血紅蛋白值約為110g/L。
(3)白細胞:
妊娠7~8周開始輕度增加,至妊娠30周達高峰。
(4)凝血因子:
妊娠期血液處于高凝狀態。
5.呼吸系統的變化
妊娠期每分鐘通氣量和肺泡換氣量增加,肺活量無明顯變化。
6.泌尿系統的變化
腎臟負擔加重。
7.消化系統的變化
大量雌激素影響,齒齦易肥厚、出血。胃腸道受孕激素影響,易腹脹、“燒心”、便秘等,膽囊排空時間延長,易并發膽囊炎。
8.內分泌變化
腺垂體增大;甲狀腺略增大,但并無甲亢的表現。
9.新陳代謝的變化
(1)基礎代謝率:
早期稍下降,中期后逐漸增高,晚期可增高15%~20%。
(2)體重:
早期無明顯變化,妊娠13周后逐漸增加,孕前體質指數正常的婦女,妊娠足月時體重平均增加12.5kg。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