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護師兒科輔導知識:結核病的輔助檢查
1.結核菌素試驗 一般用 1 :2000 OT 稀釋液 0.1ML 或 PPD 制品 0.1ML(每 0.1ML內含結素 5 單位)。
(1) 試驗方法:用皮內注射法。 將試液 OT 或 PPD 注入左前臂掌側中、下 1/3 交界處皮內,使之形成直徑 6~10MM 的皮丘。48~72小時觀測反應結果。如為陰性可逐漸增加濃度復試,一般 1 :100 OT(100 結核單位) 仍陰性,可除外結核感染。
(2) 結果判斷:應測硬結直徑的毫米數,來判斷:
陰性 (-) 無硬結;
弱陽性 (+) 結硬,平均直徑在 5~9MM;
中陽性 (++ ) 紅硬,平均直徑在 10~19MM;
強陽性 (+++) 紅硬,平均直徑>20MM;
極強陽性 (++++ ) 除硬結外,還有水皰、壞死或淋巴管炎。
(3) 臨床意義:
① 陽性反應:A.3 歲以下,尤其是 1 歲以下未接種卡介苗小兒,表示體內有新的結核病灶。 B.兒童無明顯臨床癥狀而成陽性反應,表示受過結核感染,但不一定有活動病灶。C.強陽性反應,表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 D.兩年之內由陰轉陽,或反應強度從原直徑 <10MM 增至>10MM,且增加的幅度為 6MM 以上者,表示新近有感染,或可能有活動性病灶。 E.接種卡介苗后陽性反應與自然感染反應的區別在于:自然感染反應較強,硬結質地較硬,顏色深紅,邊緣清楚,直徑多在 10~15MM 以上,4~5 天后仍有痕跡。 而接種卡介苗者反應較弱,硬結質地較軟,淺紅色,邊緣不整。 直徑多在 5~9MM,48 小時后完全消失。 自然感染陽性變化少,短時間內反應無減弱傾向,持續多年,甚至終身。 接種卡介苗者反應有逐年遞減傾向,一般 3~5 年消失。
② 陰性反應:A.未受過結核感染。B.初次感染后 4~8 周內。C.機體免疫反應受抑制時,呈假陰性反應,如重癥結核病、麻疹等。 D.技術誤差或結核菌(結素) 素效價不足。
2.實驗室檢查
(1) 結核菌檢查:從痰、胃液、腦脊液、漿膜腔液中找到結核菌是確診的手段。
(2) 免疫學診斷及生物學基因診斷。
(3) 血沉:可判斷病灶是否具有活動性。
3.X線檢查 因 95% 以上的人感染途徑是肺,胸片檢查確定病灶的部位、范圍、性質、發展和決定治療方案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必要時進行斷層或 CT 檢查。
4.其他 如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淋巴結組織活檢、眼底鏡檢查、超聲波檢查等。
A1 型題
1.常用“OT”試驗皮試液的濃度是(D)
A.1 :100 B.1 :200 C.1 :1000 D.1 :2000 E.1 :10000
2.關于結核菌素試驗,正確的是(C)
A.注射后 15 分鐘觀察局部反應 B.一般用 1 :100 的濃度 C.紅暈、硬結直徑在 10~20MM 之間為“++ ”
D.陽性反應表示有活動性結核病 E.陰性反應可排除結核病
3.結核病的原發綜合征典型的 X 線胸片表現是(C)
A.云霧狀陰影 B.團塊狀陰影 C.啞鈴狀“雙極影”D.斑點狀陰影 E.粟粒狀陰影
4.PPD 試驗(+++) 為(A)
A.硬結直徑 20MM 以上 B.紅斑直徑 20MM 以上C.硬結直徑 10~20MM 以上
D.紅斑直徑 15MM 以上E.紅斑直徑 20MM 以上伴水皰及局部壞死
5.小兒受結核菌感染至 PPD 試驗陽性的時間為(B)
A.2~4 周 B.4~8 周 C.8~10 周D.10~12 周 E.12~16 周
6.觀察 PPD 的時間為(D)
A.12 小時 B.12~24 小時 C.24~48 小時D.48~72 小時 E.72 小時后
7.PPD 結果判斷中,正確的是(B)
A.小兒 PPD 陽性表示體內有活動結核B.小兒 PPD 強陽性表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
C.PPD 硬結 5MM 以上為強陽性D.PPD 強陽性表示病情較重E.PPD 強陽性表示曾接種過卡介苗
8.1 歲小兒未接種過卡介苗,PPD 陽性則表示(C)
A.近 2~3 周內感染結核 B.體內已有免疫力,不會再感染結核
C.體內有活動結核 D.受過結核菌感染,不一定有活動結核
E.對結核無免疫力,不一定有活動結核
9.結核患兒 PPD 陰性,不包括(D)
A.初次感染 4~8 周內 B.嚴重結核病 C.合并麻疹D.1 歲以內嬰兒 E.合并重度營養不良
10.PPD 結果判斷,以下哪項是正確的(D)
A.硬結直徑 5~9MM 為(-) B.硬結直徑 10~19MM 為(+)
C.硬結直徑>20MM 為(++ ) D.除硬結外,有水皰或局部壞死為(++++ )
E.硬結直徑>10MM 為強陽性
11.結核自然感染,PPD 陽性反應的特點,以下哪項不包括在內(E)
A.硬結質地硬,顏色深 B.反應持續時間可達 4~5 天
C.硬結消退后留有色素沉著及脫屑 D.硬結直徑多在 10~15MM 以上
E.自然感染后 PPD 陽性持續 3~5 年消失
12.下列哪項不屬于小兒結核病活動性參考指標(E)
A.血沉快 B.發熱 C.PPD 強陽性D.痰中找到結核菌 E.胸片顯示鈣化灶
13.以下哪條不符合原發性肺結核的臨床特點(C)
A.起病緩慢 B.有結核中毒癥狀 C.肺部體征明顯D.肝脾腫大 E.皰疹性結膜炎,皮膚結節性紅斑
14.PPD 試驗,皮內注射皮丘直徑為(C)
A.1~3MM B.3~5MM C.6~10MMD.10~12MM E.13~15MM
A2 型題
1.一個 2 歲的小兒未接種卡介苗,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表示(A)
A.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灶 B.曾感染過結核 C.近 3 周內感染結核 D.對結核有抵抗力 E.不會再感染結核
2.一個 2 歲的小兒結核菌素陽性,但無癥狀,其處理是(B)
A.觀察病情 3 個月 B.給予預防性抗結核治療 6~12 個月C.給予結核短程療法 D.給予結核標準療法E.給予結核兩段療法
B 型題
A.PPD 試驗(+) B.PPD 試驗(++ ) C.PPD 試驗(+++) D.PPD 試驗(++++ ) E.PPD 試驗(-)
1.硬結直徑 5~9MM(A)
2.硬結直徑 10~19MM(B)
3.硬結直徑>20MM(C)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