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腹外疝病人的護理
考試大綱要求
1.概述 |
病因、病理解剖、臨床分類 |
掌握 |
2.常見腹外疝(腹股溝疝、股疝、臍疝、切口疝)* |
臨床表現、治療要點 |
掌握 |
3.護理 |
護理評估、護理措施 |
熟練掌握 |
* 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考核內容
第一節 概述
★★【病因】腹壁強度降低、腹內壓力增高(慢性便秘、咳嗽、排尿困難等)。
★★【病理解剖】疝內容物以小腸最多見,大網膜次之。
★★【臨床分類】4種類型:易復性疝、難復性疝、嵌頓性疝及絞窄性疝;嵌頓性疝和絞窄性疝二者根本區別是疝內容物有無發生血運障礙。
第二節 常見腹外疝*
一、腹股溝疝
分為腹股溝疝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腹股溝斜疝是最多見腹外疝,疝囊經腹壁下動脈外側腹股溝管內環突出,經腹股溝管再由外環穿出,并可進入陰囊。腹股溝直疝其疝囊經腹壁下動脈內側直角三角區突出,不經過內環也不進入陰囊;
★★【臨床表現】
1.腹股溝斜疝:易復性疝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疝塊可降至疝囊或大陰唇、易還納腹腔;難復性疝疝塊不易完全回納,滑動性疝斜疝多見于右側腹股溝,并伴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癥狀;嵌頓性疝多見于斜疝易發生嵌頓,不及時處理可發生絞窄性疝;絞窄性疝時間較長可引起急性腹膜炎及膿毒癥。
2.腹股溝直疝:疝塊不進入陰囊,極少嵌頓,常見于老年體弱者。
★★【治療要點】
1.非手術治療:一歲以內嬰幼兒可用棉束帶或繃帶包扎壓住深環,隨著腹壁肌肉逐漸發育增強可自愈;年老體弱者佩帶疝帶頂住疝環。
2.手術治療:疝囊高位結扎術、疝修補術、疝成形術。
3.嵌頓性疝和絞窄性疝處理原則:嵌頓性疝應緊急手術解除腸梗阻,如嵌頓時間3~4小時、無腹膜刺激征可試手法復位,復位后觀察出現腹膜炎或腸梗阻癥狀及早手術探查;絞窄性疝立即手術治療。
二、股疝
股疝多見于40歲以上婦女,妊娠是引起股疝的主要原因,最容易發生嵌頓和發展為絞窄性疝,盡早手術;嵌頓性或絞窄性股疝緊急手術。
三、臍疝
臍疝以小兒臍疝最常見,多為易復性,2歲之前采取壓迫疝環,2歲后臍環直徑1.5cm則行手術治療;成人臍疝多見于中年經產婦女,易發生嵌頓和絞窄,以手術治療為主。
四、切口疝
切口疝多見于腹壁縱行切口,疝環較寬大,很少發生嵌頓。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