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支氣管哮喘
是由多種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呼吸道慢性炎癥。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一)病因
病因還不十分清楚,受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是較一致的看法。環境中的激發因素包括:吸人物、感染、食物、藥物,、氣候變化、運動等也都可能誘發哮喘。
(一) 發病機制
1、免疫學機制
多數學者認為哮喘和變態反應(包括速發型、遲發型)
2、氣道慢性炎癥
3、氣道高反應性
4、神經因素(β—腎上腺素受體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經張力亢進)等有關。
病理生理改變:1、支氣管平滑肌痙攣、
2、黏膜水腫
3、腺體分泌增加
導致可逆性的氣道阻塞
二、臨床表現
(一)癥狀和體征
典型的表現為發作性呼氣性呼吸困難,咳嗽伴哮鳴音。重癥患者呈端坐呼吸,大汗,甚至出現發紺、奇脈、胸腹反常運動等體征。癥狀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每次發作,歷時數小時至數天,經支氣管舒張藥或自行緩解。
(二)分期
根據臨床表現,分為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急性發作期病情嚴重程度分級。輕、中、重、危重。
慢性持續期病情嚴重程度分級。
緩解期系指經過治療或未經治療,癥狀、體征消失,肺功能恢復到急性發作前水平,并維持4周以上。
(三)并發癥
肺不張、肺炎、自發性氣胸、COPD、呼衰等。
三、有關檢查
(一)肺功能檢查
1.哮喘發作時,有關呼氣流速的指標,如一秒鐘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氣流量峰值(PEF)等均顯著下降。晝夜PEF 變異率>20%符合呼吸道其流受阻可逆性改變的特點。
2.支氣管反應性測定呈高反應性。
(二)血氣分析
嚴重發作時PaC02降低,PaC02早期下降,出現呼吸性堿中毒,如病情進一步發展, PaC02上升,出現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謝性酸中毒。
(三)特異性變應原的檢測
血清IgE可增高。過敏原皮試。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