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從環境中選擇性地獲取信息的能力。感知的發育對小兒運動、語言、社會適應能力的發育起著重要促進作用。
1.視感知的發育 新生兒已有視覺感應功能,只有在15~20cm范圍內視覺才最清晰,第2個月起可協調地注視物體,并可使頭跟隨移動的物體在水平方向轉動90°,有初步頭眼協調;3~4個月時喜看自己的手,頭眼協調較好,頭可隨物體水平移動180°;5~7個月時目光可隨上下移動的物體垂直方向轉動,出現眼手協調動作,追隨跌落的物體,開始認識母親和常見物品如奶瓶,喜紅色等鮮艷明亮的顏色;8~9個月時開始出現視深度的感覺,能看到小物體;18個月時能區別各種形狀,喜看圖畫;2歲時兩眼調節好,可區別垂直線和橫線;5歲時能區別顏色;6歲時視深度充分發育,視力達1.O。
2.聽感知的發育 出生時因中耳鼓室無空氣及有羊水潴留,聽力較差,但對強聲可有瞬目、震顫等反應;出生3~7天后聽力已相當好,聲音可引起呼吸節律改變;1個月時能分辨“吧”和“啪”的聲音;3~4個月時頭可轉向聲源(定向反應),聽到悅耳聲時會微笑;6個月時能區別父母聲音,喚其名有應答表示;7~9個月時能確定聲源,區別語言的意義;1歲時聽懂自己名字;2歲時能區別不同高低的聲音,聽懂簡單吩咐;4歲時聽覺發育完善。
3.味覺和嗅覺的發育 出生時味覺和嗅覺已發育完善。新生兒對不同味道如甜、酸、苦等可產生不同反應,聞到乳香會尋找乳頭;3~4個月時能區別好聞和難聞的氣味;4~5個月的嬰兒對食物的微小改變已很敏感。
4.皮膚感覺的發育 皮膚感覺包括觸覺、痛覺、溫度覺和深感覺。觸覺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礎,新生兒觸覺已很靈敏,尤以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最為敏感,觸之即有瞬目、張口、縮回手足等反應,而前臂、大腿、軀干部觸覺則較遲緩。新生兒已有痛覺,但較遲緩,疼痛刺激后出現泛化的現象,第2個月起才逐漸改善。新生兒溫度覺很靈敏,冷刺激比熱刺激更能引起明顯的反應,如出生時離開母體環境、溫度驟降就啼哭;3個月的嬰兒已能區分31.5℃與33℃的水溫。2~3歲時小兒通過接觸能區分物體的軟、硬、冷、熱等屬性;5歲時能分辨體積相同而重量不同的物體。
5.知覺發育 知覺為人對事物各種屬性的綜合反映。知覺的發育與聽、視、觸等感覺的發育密切相關。生后5~6個月時小兒已有手眼協調動作,通過看、摸、聞、咬、敲擊等逐步了解物體各方面的屬性,其后隨著語言的發展,小兒的知覺開始在語言的調節下進行。1歲末開始有空間和時間知覺的萌芽;3歲能辨上下;4歲辨前后;5歲開始辨別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4~5歲時已有時間的概念,能區別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昨天;5~6歲時能區別前天、后天、大后天。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