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藥物濃度測定的常見技術有:光譜法、色譜法、放射免疫法、熒光免疫法、酶免疫法;
2. 將凝膠電泳與免疫化學方法結合起來的電泳技術為轉移電泳;
3. 細胞毒性T細胞屬于CD8+亞群;
4. 免疫活性細胞發生、分化、成熟的場所是:骨髓和胸腺;
5. 活化蛋白C的主要作用是:滅活FVa和FVIIIa;
6. 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復合物與血小板聚集功能有關;
7.卡波氏環形成的可能是胞漿中脂蛋白變性或紡錘體殘留物所致;
8. 1升=103毫升=106微升=109納升=1012皮升=1015飛升;
9. 纖維蛋白原是被分認為最強有力的促紅細胞緡錢狀聚集的物質;
10. 胃泌素瘤常以BAO升高為特性;
11. PT試驗可反映: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因子V、VII、X的水平;
12. ISI(國際敏感指數):越低表示試劑越敏感、是標準品組織活酶與每批組織凝血活酶PT校正曲線的斜率,由試劑廠商提供;
13. 機體的免疫防御功能過高時易患超敏反應;
14. 鱟試驗的原理:鱟是一種海洋節肢動物,其血液中有一種獨特的有核變形紅細胞,這種變形紅細胞的裂解物可與微量的細菌內毒素起凝集反應,這是由于細胞的裂解物中一種酶被細菌內毒素脂多糖激活,使蛋白形成凝膠;
15. 154.外斐試驗原理:變形桿菌屬中的某些特殊菌株如X19、X2、XK的菌體抗原與某些立克次體有共同抗原成分,可代替立克次體作為抗原與某些立克次體病串者血清作凝集反應,以輔助診斷某些立克次體病;
16. 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徑的試驗是PT;
17. 糖原染色呈強陽性的細胞是原巨核細胞;
18. 尿干化學檢測原理:RBC和HGB用四甲基聯苯胺法,尿膽原測定用偶氮偶聯法;
19. 可以引起血磷降低的情況有: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維生素D缺乏,腎小管性酸中毒;
20. 骨髓檢查的適應征是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伴皮膚黏膜出血。
相關推薦:2010年衛生資格考試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