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學特征
(1)形態與染色:鼠疫耶爾森菌為革蘭陰性桿菌,形態短而粗,兩端鈍圓,兩極濃染,大小為(1.0~2.0)μm(0.5~0.7)μm.有莢膜,無鞭毛,無芽孢。陳舊培養物或3%氯化鈉瓊脂培養基上呈明顯多形性。
(2)培養:需氧和兼性厭氧,在普通培養基上即可生長。最適生長溫度是28℃~30℃。培養基最適pH為6.9~7.1.培養16~18h,用顯微鏡觀察可見一層形狀不一,淺灰色小菌落,這是鼠疫耶爾森菌培養初期的菌落特征,這對本菌的鑒定有一定意義。在培養24~48h后可形成直徑0.1~0.2mm,圓形。中心突出,透明的淺灰色小菌落。72h后菌落直徑可達4mm.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良好,開始渾濁生長,24h后為沉淀生長,48h后形成菌膜,稍加震動菌膜呈鐘乳石狀下垂。
(3)生化反應:不活躍,在雙糖鐵培養基上可分解葡萄糖,少數菌株可分解乳糖,不產生硫化氫,MIU培養基無動力,不產生靛基質,尿素酶試驗陰性。
2.微生物學檢驗
(1)標本采集:主要采集血液、痰和淋巴結穿刺液。
(2)檢驗方法及鑒定:鼠疫耶爾森菌為甲類病原菌,傳染性極強,故應嚴格遵守檢驗操作規程,要求實驗室有隔離設施,防鼠、防蚤和嚴密的個人防護措施;用過的實驗器材及物品隨時消毒處理。
1)直接涂片檢查:一般制片兩張,分別用于革蘭染色和美藍染色,可見革蘭陰性球桿菌,形似芝麻,兩端濃染。
2)分離培養:鼠疫耶爾森菌學檢驗中分離培養步驟十分重要,分離培養時未污染標本可直接接種血平板,污染標本則需接種選擇性培養基,如龍膽紫亞硫酸鈉瓊脂。經28℃~30℃培養24~48h后,挑選菌落作鑒定。
3)鑒定:根據菌落特征,細菌形態和肉湯中呈“鐘乳石”狀發育,KIA結果利用葡萄糖,不利用乳糖,不產H2S,MIU均為陰性反應。為作最后鑒定應補充以下實驗方法:①噬菌體裂解試驗;②動物試驗;③免疫學方法。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